返回 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670章 方舟和微软相爱相杀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BMnbsp对于爱美高和微软而言,就像是一个引路人。

    nbsp帮助它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。

    nbspIBMnbsp绝对算得上是这两家公司的大恩人。

    nbsp张启明也深知,后续的发展如何,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实力。

    nbsp即使有再好的机遇和起点,如果自身能力不足,最终也难以取得长久的成功。

    nbsp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系统,基本都不做兼容系统。

    nbsp微软选择了做开放式的兼容系统。

    nbsp系统售价在初期也是采用“薄利多销”的策略,以每台电脑10美元的低价授权DOS,同时保留版权,允许其他厂商开发兼容硬件。

    nbsp这种模式既降低了硬件厂商的门槛,又通过庞大的装机量积累利润,形成“硬件销售驱动软件普及”的良性循环。

    nbsp早期DOS虽普及但操作复杂,1985年微软推出Windowsnbsp1.0,引入图形用户界面(GUI)。

    nbsp尽管初期市场反响平淡,但其兼容性设计和后续版本优化逐渐赢得用户。

    nbspWindows还通过通过捆绑销售与Office办公软件,构建了“操作系统+应用生态”的护城河。

    nbsp这一点上,张启明在规划方舟系统时,走在微软前面。

    nbsp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各类办公软件,是方舟办公软件。

    nbsp为了nbsp对抗幻方电脑和苹果电脑系统的封闭模式。

    nbsp方舟系统和微软系统,都是通过开放授权和低价策略。

    nbsp吸引大量PC厂商和开发者,以兼容性优势,超越幻方和苹果的市场份额。

    nbsp可以说,张启明在方舟系布局上,走的路子和微软前世走的路子差别不大。

    nbsp不过,张启明知道微软真正奠定垄断地位的一年,是在1995年。

    nbsp在那一年微软推出了新出的windows95。

    nbsp还深度绑定了一款应用软件——IE浏览器。

    nbsp迫使竞争对手退出市场。

    nbsp尽管引发反垄断诉讼,但其“先发优势+生态壁垒”使用户难以迁移,最终达成垄断地位。

    nbsp其中互联网第一应用软件网景,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。

    nbsp浏览器在初期,是网民最重要的导航入口。

    nbsp拥有庞大的流量。

    nbsp后世百度就通过收购123导航软件,深度巩固了百度的地位。

    nbsp计算机中心

    nbsp马云飞正兴奋的向张启明演示最新版的方舟系统功能。

    nbsp“张生,我们方舟系统和启明浏览器深度绑定,必定能够成为我们打败微软的最佳利器。”马云飞有些激动的说道。

    nbsp“哪有那么容易?

    nbsp软件又没有难度,我们能够开发出浏览器。

    nbsp等微软反应过来也会迅速开放。

    nbsp顶多只是帮我们占据一点先机。

    nbsp更何况浏览器对网速要求高,现在使用上多少还是有些卡顿。”张启明听后,笑着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nbsp张启明自然不会错过浏览器这个流量帮手。

    nbsp在他的计划中,下一次方舟系统更新,将和启明浏览器深度绑定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670章 方舟和微软相爱相杀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