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农门大小姐,末世大佬来种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83章 分门别类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严尚书从屋里出来,并没有直接去学堂,而是以宣旨钦差的身份,向王府长史表明自己的意图。

    与王爷接触得多了,他越发明白应该拿出什么态度来对待这个村子。

    没看皇帝都亲口说了,谁敢窥视谁就得死?

    严大人不认为陛下做得过分,反而觉得这样还不够。

    谁知道村里哪个不起眼的角落,随便一株不认识的植物,将来能带来什么样的格局改变?

    再慎重一些,也是应该的。

    等人的间隙,严尚书打量着以村落为基底,实则已经呈现出城镇模样的村子,忍不住连连点头。

    六部当中,户部与其他几部是有很大差别的,也可以说是唯一一个天然会与皇帝共情的部门。

    掌管天下钱粮,所有人都找老严要银子,除了钱,百姓的肚子是户部首要操心的事。

    但凡这个户部尚书还有点良知和抱负,就不可能意识不到猪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去年,红薯、土豆就已经朝江淮周边扩散,走向了大兴境内的每一个省,今年种植的地方该以州府来论。

    用不了两年,大部分百姓吃饱不是问题。

    吃饱了就想吃好,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,是百姓拼命干活的动力。

    到了那个时候,都不用他们主动去寻思,王爷让人养的猪就该出来了。

    有机会吃到肉,比任何安民的政令都有用。

    “学生白青松,见过尚书大人。”

    “快免礼,你身为王府长史,不用行此大礼。”

    严大人伸手扶起一揖到底、举止规矩有礼的年轻人,眼底透着几分满意之色。

    十三岁中秀才,虽然院试成绩不算顶尖,但放到哪个州府都是个了不得的孩子。

    他与王爷一母同胞,属于村里土生土长的俊才人物,将来会是大公子身边最重要的助力。

    白青松知道对方在品评自己,心中不可避免有些紧张,尽力拿出最好的状态,把这当成一次难得的历练。

    毕竟小地方的人能见朝中大臣的机会很少,更别说正二品的尚书。

    “大人,您想去学堂,能否由学生作陪?”

    “善。本官心中亦有诸多不解之处,还望……白长史,你可有字?”

    “回大人,学生临回家前,座师已赐表字‘慎行,碍于学生年幼,只等行了冠礼之后再行启用。”

    “君子慎独,不欺暗室,知行至诚,方得中庸,好字,好字啊。”

    严尚书抚掌大笑,赞叹不已,“文师已多年不曾授徒,也极少给人赐字,你有福气。”

    “这都是沾了姐姐的光。”

    白青松露出相当符合自己年岁的笑容,一边说一边引着对方往学堂走去,心里很清楚今日的一切因谁而来。

    老师在外的大名,他也是回到村子里听林先生说起才知道,上一辈南方文人中响当当的人物。

    知道的东西越多,越能明白天下之大人外有人,要不是姐姐和文氏合作种辣椒……

    见他小小年纪就有这份不自矜自骄的心性,严大人不免又高看了几分。

    两人不紧不慢地在村里走着,遇到感兴趣的东西就停下来,由白青松负责解惑。

    走一路停一阵,到最后,严崇礼深深嫉妒起那些,可以坐在阳光下肆意下棋吵嚷,身边围着一群小娃娃的老汉。

    他发现这里真是个养老的好去处,就是不知道户籍好不好拿。

    某人心里甚至在想,在致仕之前,可以直接找户籍司开一张户籍文书出来,然后丢给宁水县令去办。

    据小道消息,王爷当初的户籍好像就是这么弄的。

    再根据老张反馈,王爷在六年前拿给汪知州看的落户文书,应该是假的……

    “大人,大人?”

    学堂门口,白青松的招呼打断了严大人关于退休养老的畅想。

    “哦,本官走神了,进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还没完全修缮好的学堂已经在按既定的路线走,里面有各种年纪的学生和老师在上课,科举、实务两类班级也是分开的。

    严尚书本就是正

第583章 分门别类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