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济公传奇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82章 酷吏除奸,妇翁嫁祸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却说涿人卢植,之前曾经献书窦武,劝令辞封让贤,窦武不能听用其劝,遂导致被奸人宦官陷害冤枉而死。

    nbsp卢植嗣由朝廷征为博士,出拜九江卢江各郡太守,并有政绩,入补议郎,转为侍中,进授尚书。

    nbsp卢植身长八尺二寸,声如洪钟。性格刚毅,有高尚品德,常有匡扶社稷,救济世人的志向,不苟合取容,言论切直,不喜欢做辞赋,能饮酒一石。他年少的时候,拜大儒马融为师,并引荐郑玄为同门。卢植博古通今,喜欢钻研儒学经典而不局限于前人界定的章句。马融是外戚豪族,乃是明德皇后的从侄,明德皇后,即是汉明帝皇后马氏。马融家富才豪,不拘小节,居处服饰,好尚奢华,经常在高堂之中悬挂红色的纱帐,在前面传授学生门徒知识,而家中却常有歌女表演歌舞,而卢植在马融家中学习多年,从未为此瞟过一眼,马融由此对卢植非常敬佩。

    nbsp及卢植学成辞归,亦阖门教授生徒,门下弟子有刘备、刘德然、公孙瓒及高诱等。卢植为人秉性刚毅。

    nbsp建宁元年(168年),窦皇后之父窦武因为援立汉灵帝刘宏即位有功,被拜为大将军,开始掌控朝政,当时窦武想要为其族人封爵,卢植以布衣身份上书给窦武,劝阻窦武封爵,而窦武不听。后来窦武在当年九月辛亥发生的政变时,因走漏消息政变失败被杀。

    nbsp此后,州郡屡次征辟卢植,他都不应。直到建宁(168年-172年)年间,被征为博士,才开始步入仕途。

    nbsp熹平四年(175年),扬州九江郡蛮族叛乱,朝廷认为卢植文武兼备,于是拜他为九江郡太守。卢植到任后,很快便平定叛乱。之后,卢植因身体健康原因而辞职。

    nbsp同年,由蔡邕、张驯等人发起的校勘儒学经典书籍的建议得到朝廷批准,并将以刻成石碑的形式立在太学门口,史称“熹平石经”或“太学石经”。卢植上书自荐,参与编修。

    nbsp后来,庐江郡发生蛮族叛乱,朝廷因为卢植在九江郡担任太守时,对当地人有恩威信义,于是拜其为庐江郡太守。卢植深知为政之道,在庐江为政清简,只是按照大原则办事而已。

    nbsp一年多后,卢植又被召回朝廷担任议郎,与马日磾、蔡邕、杨彪、韩说等人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,并参与续写《汉记》(史称《东观汉记》)的工作。但是汉灵帝认为写书不是紧要的工作,便又拜他为侍中、尚书。

    nbsp光和元年(178年)二月一日,天空发生日食。

    nbsp卢植已迁擢为尚书,见宋氏无辜遭祸,与各种秕政相寻,不由的触动热诚,因上阵八事,请即施行。语繁不及备录,由小子撮要如下:

    nbsp一、用良,谓宜使州郡核举贤良,随方委用。

    nbsp二、原禁,谓历届党锢,多非其罪,应悉加赦宥。

    nbsp三、御疠,谓宋后家属,无罪横尸,致成疫疠,当一律妥埋,以安游魂。

    nbsp四、备寇,谓侯王之家,赋税减削,愁穷思乱,必致非常,宜使给足,以防未然。

    nbsp五、修体,应征有道之人,若郑玄诸徒,陈明洪范,禳解灾咎。

    nbsp六、尊尧,谓郡守刺史,一月数迁,宜依黜陟,以彰能否,纵不九载,可满三岁。尧帝时,九载考绩,故植以尊尧为条目,但当时三公屡易,不止郡守刺史,植言尚失之偏见。

    nbsp七、御下,谓请谒希荣诸敝习,概宜禁塞,迁举之事,责成主者。

    nbsp八、散利,谓天子之体,理无私积,宜弘大务,蠲略细微。

    nbsp这八事陈将进去,汉灵帝竟然无一采取执行;惟宋后家属,听令内侍收葬,不再过问。太尉张颢,任职半年,没有什么建树,且因天灾迭见,朝廷把他免官,用太常陈球为太尉;又司空来艳生病去世,进升屯骑校尉袁逢为司空。袁逢即是前司徒袁隗的同胞兄长,承父袁汤之遗荫,袭爵安国亭侯,汉灵帝刘宏入嗣,袁逢曾居官太仆,预议迎立,故尝增封三百户。袁隗先为司徒,袁逢继为司空,虽然是世家显宦,实际由中常侍袁赦推荐,故先后超迁。附阉宦以增荣,行谊可知。

    nbsp隐士袁闳,就是袁逢袁隗从子,常私语家人道:“我先公福祚留贻,后世不能修德承家,乃好慕荣利,与乱世争权,恐不免为晋三却了!”

    nbsp(三却,并为晋厉公所杀,事见《春秋左传》。)为此袁闳居安思危,所以蛰居土室,久伏不出;遇有从父馈遗,一介不受,甚至母殁丁忧,亦未闻出室送葬;乡人目为狂生。哪知他无穷感慨,激成畸行,从前箕子佯狂,接舆避世,都操这种主意,看官幸勿视同怪物呢!

    nbsp陈球夙怀忠直,只是做了两个月太尉,便被那些阉党排挤,借着日食为名,坐致策免,朝廷更任光禄大夫桥玄为太尉。桥玄亦有重名,历任司徒司空,均因朝廷昏乱,无力挽回,自请弹劾求请离职而去。汉灵帝因他素孚物望,屡罢屡召,及升任太尉,就职月余,又复托病乞休,有诏赐假养疴;又逾两月,仍以衰病告辞,朝廷乃再起段颎为太尉,使玄食大中大夫禄俸,就医里舍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桥玄的小儿子十岁的时候,独自外出游玩,突然有三个人拿着棍棒把他劫持了,进入桥玄府里楼阁上,让桥玄拿钱赎人,桥玄不答应。不久,司隶校尉阳球率领河南尹、洛阳县令包围桥府。阳球等人担心劫匪杀掉桥玄的儿子,没有下令追赶劫匪。桥玄大声说:“犯罪的人没有人性,我怎么能因为一个儿子的性命而纵容了国家的罪犯!”催促他们进行追击。阳球于是奋力攻击劫匪,铲除劫匪,与此同时,桥玄的儿子也在打斗中被劫匪杀死了。

    nbsp桥玄于是入宫面见汉灵帝刘宏,当面谢罪,请求汉灵帝向天下颁布诏令:“凡是有劫持人质的,一律格杀,不得拿财宝赎回人质,让罪犯有利可图”。汉灵帝刘宏于是颁布此令。自从汉安帝以后,法律渐渐失去效力,京城里面劫持人质的,不论对方身份的高低。自从桥玄请求捕盗以后,就再没有这种事再发生了。

    nbsp偏偏汉灵帝刘宏因为国库之中的钱财未充,曾经嫌弃先皇汉桓帝不能作家,为此特想出一条敛钱的方法,就是西园开张邸舍,卖官鬻爵,各有等差,二千石官阶,定价二千万;四百石官阶,定价四百万;如果是以才能道德应该选入为官的,也是须要照汉灵帝的规矩纳上半价,或者是三分之一;其他的令长得等缺,随县好丑,定价多寡;富家先令入钱,贫士至赴任后,加倍输纳。汉灵帝这样分明就是剥民。这令一下,无论何种人物,但只有钱可以买官,便可平地升官,一班蝇营狗苟的鄙夫,乐得明目张胆,集资买缺;将来总好在百姓身上,取偿厚利。因此西园府邸内,交易日旺,顾客如林。好一座贸易场。

    nbsp汉灵帝刘宏见逐日得钱,盈千累万,自然喜欢。还有永乐宫中的董太后,嗜钱如命,听闻得汉灵帝有这般好买卖,也即出来分肥,且令汉灵帝扩张生意,就是三公九卿,亦可出卖。汉灵帝刘宏却也遵教,不过少存顾忌,暗中命令左右私下贸易,公价出钱千万,卿价百万。约阅数月,内库充牣,永乐宫中,亦满堆金钱。汉灵帝刘宏因此大感欢喜,召问侍中杨奇道:“朕比桓帝何如?”

    nbsp杨奇乃是杨震的曾孙,杨震长子杨牧之孙。颇有祖风,承问即答道:“陛下与桓帝,亦犹虞舜比德唐尧!”答得甚妙。汉灵帝作得意洋洋之色道:“卿真强项!不愧杨震子孙,他日死后,必复致大鸟了!”

    nbsp大鸟事,见前文。遂出杨奇为汝南太守,杨奇亦不愿在内,拜命即去。过了一年,即是光和二年。春令大疫,遣中常侍等出施医药,接连发生暮春地震,孟夏日食的现象,汉灵帝刘宏专归咎于朝廷大臣,策免司徒袁滂,司空袁逢,另任大鸿胪刘合为司徒,太常张济为司空;惟太尉段颎,独得内援,不致免官。

    nbsp谁知天下事多出人料,往往求福得祸,乐极生悲。段颎所恃惟王甫,王甫恶贯满盈,伏法受诛,连段颎也因此坐罪,一并送命。王甫有养子二人,一名王萌,曾为司隶校尉,转任永乐少府;一名王吉,亦为沛相,平时皆贪暴不法,王吉尤其残酷,凡杀人皆磔尸车上,榜示大众,夏月腐烂,用绳穿骨,传示一郡,臭气熏途,远近俱为痛心疾首。王吉却靠着王甫的声势,上任至五年,杀人万计。阳球为将作大匠时,曾经闻报,而发愤道:“若阳球得为司隶,断不令此辈久生!”

    nbsp阳球亦是酷吏之一,且陷害蔡邕,罪恶亦甚,惟为王吉动愤,也还尚算是秉公。不久之后,阳球果然得进升为司隶校尉,方才拟旨举报弹劾王甫父子,刚好王甫使门生王彪,至京兆境内,估榷官财物七千余万,多受私赇,为京兆尹杨彪所告发。而杨彪乃是杨赐之子。王甫正休沐里舍,段颎亦方以日食自我弹劾,还府待命。阳球闻杨彪已上表弹劾的奏章,又乘着王甫段颎等人不在宫廷,当即入宫阙面陈于汉灵帝,极言王甫和段颎等种种罪状;汉

第582章 酷吏除奸,妇翁嫁祸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