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济公传奇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94章 元恶伏辜,取祸殃家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却说初平三年,汉献帝刘协有疾,好多日不能起床,至孟夏四月,皇帝疾病已痊愈,乃拟亲御未央殿,召见群臣。

    nbsp太师董卓,也预备入朝,先一日号召卫士临时保护,复令吕布随行。吕布趋入见董卓,董卓恐他记念前嫌,好言抚慰,吕布亦谢过不遑,唯唯受教。并非是遵董卓命令,实是遵王允计议。

    nbsp是夕有十数小儿,立城东作歌道:“千里草,何青青?十日卜,不得生!”

    nbsp当中有人传报董卓,董卓不以为意。次日清晨,甲士毕集,吕布亦全身甲胄,手持方天画戟,守候门前。

    nbsp骑都尉李肃,带领勇士秦谊、陈卫、李黑等,入内请命,吕布与李肃打了一个照面,以目示意,李肃早已领会其意,匆匆径入;未几复出语吕布道:“太师令肃等前驱,肃在北掖门内,恭候驾到便了!”

    nbsp吕布向李肃点首,李肃即而驰去。原来吕布与李肃为同郡人,前次说吕布投归董卓,未得重赏,不免怏怏。惟与吕布交好如故,吕布因引做帮手,同谋诛杀董卓。及李肃既前去,又阅多时,这位恶贯满盈的董太师,内穿铁甲,外罩朝服,大摇大摆,缓步出来,登车安辔,驱马进行,两旁兵士,夹道如墙。

    nbsp吕布跨上赤兔马,紧紧随着,忽然前面有一道人,执着长竿,缚布一方,两头书一口字,连呼布!布!卓从车中望见,叱问为谁;声尚未绝,已由卫士驱去道人。董卓虽觉诧异,但以为陈兵夹护,自府中直至阙下,防卫周匝,谅无他虞,乃放胆再进。将至北掖门前,马忽停住,昂首长嘶,卓至此不禁怀疑,回语吕布,意欲折回。吕布答说道:“已至阙前,势难再返,倘有意外,有儿在此,还怕甚么?”正怕是你。

    nbsp说着,即下马扶轮,直入北掖门。卫兵多在门外站住,只布驱车急进,蓦然看见李肃突然出现在门旁,觑准董卓胸口,持戟直搠,谁料董卓裹甲在身,居然格刺不相入;李肃连忙移刺董卓脖项,董卓用手臂一遮,腕上受伤,堕倒车上,大呼吕布何在?

    nbsp吕布在后厉声道:“有诏讨贼!”

    nbsp董卓闻言,怒骂道:“庸狗也敢出此么?”以狗噬贼,正合身份。

    nbsp道言未绝,吕布的画戟已经刺入董卓的咽喉,李肃又复抢前一刀,枭取首级。吕布即从怀中取出诏书,向众宣读,无非说是董卓为大逆,应该诛夷,余皆不问。

    nbsp内外吏士,仍站立不动,齐呼万岁。看官道诏书何来?乃是尚书士孙瑞,早已缮就此诏,秘密授与吕布,吕布得临时取出,宣告大众;大众都怨恨董卓残暴,无人怜惜,所以视死不救,反共欢呼。还有一班百姓,恨董卓切骨,闻得董卓已经伏诛,交相庆贺,舞蹈通衢。

    nbsp司徒王允,喜如所望,即使吕布回抄董卓家,又令御史皇甫嵩,率兵前往屠郿坞。吕布跨马急去,驰入太师府内,所有董氏姬妾,一概杀死,单剩一个美人儿貂蝉,载回私第。总算是如愿以偿,可惜已变作残脔。不过那些女子也是无辜可怜呀,只是被董卓当做发泄的工具,却被吕布如此不分青红皂白就杀死她们,未免太过狠毒。

    nbsp皇甫嵩到了郿坞,攻入坞门,先将董旻、董璜剁毙,再领兵杀将进去,遇着一个白发皤皤的老妪,携杖哀诉道:“乞恕我死!”皇甫嵩定睛一瞧,乃是董卓母亲,便赏她一刀,分作二段。他如董氏亲属,不分男女老幼,尽行处斩,只剩下一些所藏良家妇女,一体释放。再将库中搜查,得黄金二三万斤,银八九万斤,珍奇罗绔,积如邱山,当由皇甫嵩指挥兵士,一股脑儿搬入都中。

    nbsp时已天暮,看见街市中有一尸体横在道路,脂膏涂地,尸体的肚脐中用火燃着,光明如昼,皇甫嵩惊异得很,问明守尸小吏,才知乃是贼臣董卓的遗骸。先是袁隗等为董卓所害,埋尸青城门外。至董卓造郿坞,恐其尸骨为他人所盗,复搬至坞中;董卓既被诛灭,袁氏门生故吏,得于前往坞中拾骨收葬,且将董氏亲属的尸骸,取至袁氏墓前,焚骨扬灰,不使再遗。报应更惨。

    nbsp汉献帝命司徒王允录尚书事,进升吕布为奋威将军,加封温侯,共秉朝政。

    nbsp王允再查究董氏党羽,或黜或诛。左中郎将蔡邕,在座兴嗟,为王允所闻,便勃然怒叱道:“董卓乃是国家的大贼,差点倾覆了汉室。你作为臣子,应该一同愤恨,但你却想着自己受到的礼遇,忘记了操守!现在上天诛杀了有罪的人,你却反而为他感到伤痛,这难道不是和他一同作为逆贼吗?”

    nbsp蔡邕起谢道:“邕虽不忠,颇闻大义,怎肯背国向卓?但卓族骈诛,并及僚属,一时生感,遂致叹惜;自知过误,还乞见原!倘得黔首刖足,俾得续成《汉史》,皆出公惠,邕亦得稍赎愆尤。”

    nbsp王允闻言益怒,竟令左右拘拿蔡邕下狱,众官为蔡邕救解,皆不见从。

    nbsp太尉马日磾听说后,急忙前往对王允说:“伯喈是旷世的奇才,清楚很多汉朝的事,应当让他续写解决后边的历史,让它成为一代重要的典籍。而且他忠诚孝顺的名声一向显着,获罪也没有缘由,杀了他岂不是会丧失威望吗?”伯喈乃是蔡邕的表字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王允摇首道:“过去汉武帝不杀司马迁,让他写出毁谤的书,流传于后世。现今国家中途衰落,政权不稳固,不能让奸邪谄媚的臣子在幼主旁边写文章。这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,又会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。我所以不便轻恕哩!”

    nbsp马日磾离去后告诉别人说:“王允大概不能长久于世吧。有道德的人,是国家的纲纪;写作,是国家的典籍。废弃了纲纪与典籍,难道还能长久吗?”

    nbsp蔡邕非无罪,但处死未免太甚,马日磾之言不为无见。王允竟嘱令狱吏,将蔡邕逼死于狱中。

    nbsp是时董卓女婿牛辅,方移兵陕州,防御朱儁,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,击败朱儁军队,大掠陈留颍水诸县,所过为墟。吕布使骑都尉李肃,先是前往讨伐牛辅,牛辅出兵与战,将李肃杀败,李肃竟遁还。吕布怒责道:“汝如何挫我锐气?敢当何罪!”

    nbsp李肃因诛杀董卓有功,仍不得迁官,亦怀怨望,免不得反唇相讥,吕布怎肯忍受?竟命左右推李肃出辕,枭首军门;可为丁原泄愤。

    nbsp遂欲亲自前往攻击牛辅。牛辅素来忌惮吕布之勇,暗有戒心,手下兵士,亦皆惶惧,一夕数惊,牛辅知不可停留,于是收拾金银财宝,带得家奴胡赤儿等数人,弃营夜走。

    nbsp家奴胡赤儿贪图牛辅财物,竟将牛辅刺死,献其首级到长安城。吕布既然得了牛辅首级,复商诸王允,拟传诏河南,尽诛李傕郭汜诸将,王允抚然道:“此辈未尝有罪,不宜尽诛!”

    nbsp吕布又请将董卓私财,颁赐公卿将校,王允又不从。王允与吕布虽然同执朝政,但看吕布是一介武夫,未娴熟文事,所以国家政事,往往独断独行,不与吕布商议。吕布又意气自矜,未肯相下,遂致两人生隙,意见不同。

    nbsp王允与仆射士孙瑞商议,拟下诏赦免董卓部曲,继复自忖道:“彼既党逆,不应轻赦,且俟将来再说。”

    nbsp嗣又欲悉罢李郭等军,或劝王允委任皇甫嵩出统各部,俾镇陕州,王允亦迟疑不决。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李傕和郭汜等部兵,俱是凉州丁壮,当时有讹言传出,谓朝廷将尽诛凉州人,李郭张三将,互相告语道:“蔡伯喈为董公亲厚,尚且坐罪。今我等既不见赦,复欲使我解兵,今日兵解,明日即尽被鱼肉了!”

    nbsp当下议定一法,使人诣长安求赦,王允仍不许,李傕等人益加感到恐惧,不知所为,意欲各自解散,逃归乡里。

    nbsp讨虏校尉贾诩,本在牛辅麾下,牛辅死后,奔投李傕军中,因即献议道:“诸君若弃军东走,一亭长便足缚君,不如相率西进,攻扑长安,为董公报仇,事得幸成,奉国家以正天下;否则走亦未迟。”

    nbsp一言丧邦,贾诩实是祸首。李傕等遂传谕部曲道:“京师不下赦文,我等总难免一死,今欲死中求生,计惟力攻长安,战胜可得天下,不胜当抄掠三辅,夺取妇女财物,西归故乡,尚可延命。”全是盗贼思想。

    nbsp大众听着,应声如雷,随即一拥齐出,倍道西行。王允闻得警报,召入凉州弁目胡文才、杨整修二人,忿然与语道:“关东鼠子,果欲何为?卿等可呼与同来,听我发落!”片语可慑群虏么?

    nbsp胡杨虽然受命东往,心下很是不平,到了李傕等营内,反言王允吕布有异心,劝他急进。李傕等沿路收兵,所有牛辅部下诸散卒,悉数趋附,还有董卓旧将樊稠李蒙等,亦同时会合,数约十余万人,直抵长安。

    nbsp吕布登城拒守,相持八日,部下有蜀兵生变,潜开城门,纳入外兵,李傕等纵兵四掠,阖城鼎沸,吕布仗戟与战,自辰至午,虽得刺死多人,怎奈乱兵甚众,并且拚死进来,前仆后继,越战越勇,吕布亦禁遏不住,部兵又多散去;不得已杀开血路,出走青琐门,使人招王允同奔。

    nbsp王允长叹道:“若蒙社稷威灵,得安国家,乃允所素愿,万一无成,允惟有一死以谢。主上幼冲,所恃惟允,临难苟免,允不忍为,请为允传语关东诸公,努力国家,易危为安,允死亦瞑目了!”

    nbsp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吕布乃将董卓头颅悬诸马下,带领残骑数百人,东出武关,投奔袁术去了。

 &nbs

第594章 元恶伏辜,取祸殃家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