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7章 孙权复仇,赵云救主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却说刘备接得荆州的来书,即与诸葛亮商议行止,诸葛亮答说道:“想是因黄祖败死,故请将军,往议抵御东吴,将军不妨前去,亮愿随行。”
nbsp刘备闻言甚喜,便偕诸葛亮出城,一同来到荆州。欲知黄祖败死情形,还须从源至委,补叙一番。先是孙权继承先业,安踞江东。
nbsp曹操恐孙权强盛,责令遣子入侍,为抵质计。孙权与张昭等人会议,犹豫未决,独周瑜进入内室禀告吴太夫人,极言送子为质非是计策,吴太夫人于是嘱咐孙权道:“公瑾与伯符同年,相差只有一月,我视公瑾如子,汝当事公瑾如兄,不得违议!”慧眼识人。
nbsp孙权唯唯受教,遂不应允曹操命令。惟孙权弟孙翊,出任丹阳太守,好酒渔色,未洽众心;督将妫览,郡丞戴员,曾为孙翊所责,暗中心怀不平,秘密与孙翊的亲吏边鸿结为心腹,存有害孙翊之意。
nbsp可巧孙权为父报仇,出发攻打黄祖,妫览和戴员两人趁势发作,嘱咐边鸿前去行刺。
nbsp适丹阳属县令长,来到郡县饮宴。孙翊认为长吏来了很久,仍然大请宾客。平时孙翊出入时都会持刀,当时因有醉意,所以空手送客,边鸿于是从后斩杀孙翊,当时郡中所有人都很忙碌,无人去救孙翊。
nbsp孙翊妻徐氏,秀外慧中,颇善占卜数理,曾卜得一卦,爻象大凶,劝孙翊不宜会客,孙翊不听妻言终遭奇祸;徐氏抚丈夫尸体大哭,并饬令将佐等人速拿凶手。妫览和戴员,便将边鸿拿住,不待问讯,当即处斩。
nbsp览遂入居军府中,强取徐翊家的姬妾,及左右侍御;并因徐氏姿色可人,亦思占为己妾。徐氏明里为许诺,但言须俟至晦日,设祭除服,方可成婚;暗中却召入旧将孙高傅婴,授与密计。到了晦日,设祭堂上,尽哀易服,沐浴熏香,浓装艳裹,好像另做新人模样,且暗中派侍婢出室邀请妫览;妫览喜如所望,也即盛服进去,徐氏从容迎入,待妫览坐定,一声暗号,突然冲出孙高两将,双刃并举,剁落了妫览首级;一面伪传妫览命令,邀请戴员入宴,也即处死。
nbsp徐氏再着丧服,持得两贼首级,前往祭拜孙翊之墓,军士方共称为智妇。实是烈妇。
nbsp孙权在椒邱闻报,急忙返回丹阳,看见二贼已经授首,索性尽诛逆党,擢孙高两人为牙门将,令守丹阳;接归徐氏,及孤儿孙松,厚加抚养,保全节孝。
nbsp独孙权母吴太夫人,悼思儿子孙翊死于非命,积哀成疾,奄忽一两年,终至不起,弥留时召见张昭等人,托付后事,悠然而逝。
nbsp孙权依礼丧葬,守制逾年,复议前往讨伐黄祖。还有少年都尉凌统,因父凌操从征江夏,为黄祖的部将甘宁射死,志在复仇,自请冲锋效力;孙权即亲督军马,克期出发。
nbsp适由都尉吕蒙,引一降将进见,问及姓名,就是凌统的仇人甘宁,表字兴霸,他本是巴郡临江人,“少有气力,好游侠”。但他不务正业,他常聚合一伙轻薄少年,自任首领。他们成群结队,携弓带箭,头插鸟羽,身佩铃铛,四处游来荡去。当时,百姓一听铃响,便知是甘宁这帮人到了。时人以“锦帆贼”称呼他们。
nbsp甘宁在巴郡之中,轻侠杀人,藏舍亡命,大有名声。他一出一入,威风炫赫。步行则陈列车骑,水行则连接轻舟。侍从之人,披服锦绣,走到哪里,哪里光彩斐然。停留时,常用锦绣维系舟船,离开时,又要割断抛弃,以显示其富有奢侈。
nbsp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员或那些跟他相与交往之人,如果隆重地接待,甘宁便倾心相交,可以为他赴汤蹈火;如果礼节不隆,甘宁便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,甚至贼害官长吏员。这种情况,一直持续到他二十多岁。
nbsp后来,甘宁不再攻掠别人。他读了一些书,钻研诸子百家之说,想有所作为,便进入仕途,从计掾开始,逐渐升迁成为蜀地的郡丞(秩六百石官)。
nbsp兴平元年(194年),刘焉病亡,其子刘璋掌权益州。在刘阖的策反下,甘宁与沈弥、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,但被赵韪击败。甘宁便率领八百多人,去荆州依附刘表,留驻南阳(南阳是甘宁的祖籍)。
nbsp刘表是东汉末年颇有名气的“八俊”之一,时为荆州刺史。但正如诸葛亮在《隆中对》里分析刘表终不能守住荆州一样,甘宁也发现刘表不习军事,在当时天下不宁、群雄纷争的形势下,终将无成。这时,他听说孙权在江东“招延俊秀,聘求名士,鲁肃、诸葛瑾等始为宾客”,便决定前去投靠效命。
nbsp甘宁路经夏口(今湖北武汉),部队不得过,只好暂且依靠江夏太守黄祖。
nbsp甘宁被黄祖留住军中,一再立功,不见重赏,黄祖部下军将苏飞,替宁保举,反为黄祖所呵斥,苏飞于是更为设法,调甘宁为鄂县长,使他自图去就,甘宁始得脱身入吴。因恐前时射杀吴将,求荣反辱,故先去面见吕蒙,探问凶吉,吕蒙一力担承,决无他害,于是引甘宁去见孙权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nbsp孙权亦开诚相见,谈及江夏情形,甘宁进策道:“如今汉家运数日益衰微,曹操更为骄横专断,最终要成为篡汉的国贼。荆州这个地方,山势屏障利便,江河流畅通行,这是我们东吴西面的屏障啊!我是在刘表手下干过的。据我观察,刘表这个人,自己既没有深谋远虑,接班人又差,根本守不住那地方。将军应该先下手为强,不可落在曹操之后。图谋刘表的计划,第一步先从黄祖下手。黄祖如今年老,昏聩无能,军资粮食都很缺乏,身边的人在愚弄欺瞒他,而他一味地贪图钱财,在下属官吏兵士们头上克扣索取。这些人都心怀怨恨,而战船及各种作战器具,破损而不加修整,荒误农耕,军队缺乏训练有素的队伍。主上现在前往进取,必定将他打败。一旦击败黄祖的队伍,即可击鼓西进,前据楚关,军势即增大扩广,这样可逐渐谋取巴蜀之地了。”
nbsp甘宁之策恍似诸葛孔明。孙权大喜道:“复仇雪恨,就在此举呢!”
nbsp孙权志但在复仇上,故下文得半而止。当下命周瑜为大督,率同吕蒙、董袭、凌统诸将,充作先驱,即使甘宁为前导,溯江上行。
nbsp来到淝口前面,有两大艨艟,挡住要隘,鼓声一响,艨艟中千弩齐发,箭如雨集;吴军不得前进,董袭、凌统,分别招募敢死士各百人,令被重甲,乘舟执刀,冒矢冲入,斫断艨艟缆索,艨艟分流,吴军便得大进。黄祖连忙令都督陈就,带领水军,鼓棹迎战,被吕蒙甘宁等,一阵驱杀,就军大败,吕蒙亲自枭下陈就首级,进兵攻打江夏,黄祖将士苏飞,开城出战,又为所擒;黄祖挺身出走,由吴军追杀过去,斫死了黄祖身,取首级报功。
nbsp于是周瑜孙权,先后入江夏城,函内盛放黄祖首级,拟归祭孙坚墓前;尚有一函制放陈就,另一个将要盛放苏飞首级。
nbsp苏飞向甘宁求救,甘宁传语道:“彼若不言,宁岂忘心?”
nbsp这个时候,孙权为诸将犒劳,置酒大会,甘宁下席泣拜道:“甘宁我如果不遇苏飞,早已死填沟壑,当然也就不能尽忠报效您了。如今苏飞罪当斩杀,我冒昧地向您求情,免他一死。”以德报德,不愧是义士。
nbsp孙权动容道:““我可以放过他,可是他若逃跑,怎么办呢?”
nbsp甘宁又答道:“苏飞免受斩杀,受您再生之恩,即使赶他走,他也不会离开,哪有逃跑之理!如果他跑了,就把我的首级代替他的装入匣中!”
nbsp孙权于是命人将苏飞释放出槛车,且召令与宴。苏飞入谢孙权之恩,正欲随甘宁就坐,忽然席间有一人跃起,拔剑出鞘,竟刺甘宁,甘宁慌忙趋避,连苏飞亦窜一隅;诸将忙起座拦住。
nbsp孙权亦起身惊视,仗剑的,并非别人,就是凌统,因即出言劝解道:“兴霸射死卿父,彼时各为其主,不得不尔;今同聚一堂,只好不念旧仇,愿卿息怒!”
nbsp凌统叩头大哭道:“父仇不共戴天,统岂可与仇人共席?”
nbsp说得孙权也为欷歔,因令宁领兵五千,带着苏飞,出屯当口,甘宁拜谢自去,席亦遽撤。孙权未免扫兴,掳得男女万余口,班师径回。
nbsp这时候正是刘表着忙,邀入刘备一同商议拒吴,诸葛亮早已料着,劝刘备模糊对付。刘备见了刘表,只言宜详探军情,再图抵敌。
nbsp刘表因而使人再探,探子返回报告说孙权已回军,刘表这才放下了心;但邀刘备与自己饮宴,酒至半酣,刘表叹息道:“我年已老,诸子又皆不才,看来我死以后,此州非君莫属了!”
nbsp刘备惊起避席道:“公何出此言?备怎敢当此重任?况公子皆贤,幸勿过忧!”
nbsp刘表再欲有言,听得屏后有环佩声,乃不复出口。
nbsp刘备亦从旁窥透,起身告辞,退至客馆,与诸葛亮述及,诸葛亮笑语道:“将军何不承认下去?”
nbsp刘备摇首道:“景升待我颇厚,我若夺彼位置,岂非薄情?我决不忍出此!”景升乃是刘表的字。
nbsp诸葛亮喟然道:“将军仁厚过人,但恐将来多费谋力了!”料定后文。
nbsp正谈论间,外间来了刘表儿子刘琦,因即延入,刘琦说了几句套话,便请屏人密谈。
nbsp诸葛亮不待刘备命令,立即趋出。刘琦乃向刘备泣拜,悄悄的谈叙片时,刘备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,因与刘琦附耳数言,刘琦始别去。原来刘琦为刘表的长子,少年失恃,刘表娶继室蔡氏,生子名琮,蔡氏因刘琦非己出,常劝刘表舍长立幼,且并娶侄女为刘琮之妇。
nbsp刘表溺爱后妻,免不得被他人蛊惑,所以立嗣问题,始终未定。
nbsp这位蔡夫人,又硬要干政,每次遇见刘表会见宾客,往往隔屏窃听,所以刘备入宴时,有环佩声,传出外庭,便是蔡氏私听秘言。释明上文。
nbsp刘琦年已长成,恐为后母所害,日夜感到危险怀疑,因此向刘备求计。
nbsp刘备嘱他转问诸葛亮,又知诸葛亮小心慎重,未肯代谋,乃特为设法,令刘琦照行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nbsp次日,刘备佯称未适,使诸葛亮答拜刘琦,刘琦延入密室,自述苦况,求诸葛亮指教。
nbsp诸葛亮默然不答,刘琦于是邀请诸葛亮游览后园,共上高楼,刘琦复长跪求计,诸葛亮尚辞谢道:“这乃公子家事,外人怎敢与谋?”
nbsp说着便欲下楼,哪知楼梯已经撤去,此非诸葛亮中刘备之计,实防外人窃听,故有如此举动。
nbsp刘琦又哀请道:“今日上不至天,下不至地,言出君口,但入琦耳,先生奈何尚未赐教?”
nbsp诸葛亮乃低语道:“公子应阅史事,独不闻申生在内而危,重耳在外而安么?”
nbsp这两语将刘琦提醒,当即拜谢,便取梯接楼,送诸葛亮出去。
nbsp诸葛亮返回报告刘备,刘备已知秘计,就拟向刘表辞行,凑巧刘表复来邀刘备,刘备闻召即入。
nbsp刘表蹙额道:“江夏重地,必须得人接守,我欲遣长子往镇,未识可否?”
nbsp刘备已知刘琦从中运动,因即怂恿道:“黄祖性暴,所以致祸,长公子宽厚仁恕,必能爱民,况有亲子弟为外藩,更足免虑,又何不可?”
nbsp刘表又说道:“闻曹操在邺中整兵,意将南下,如何是好?”
nbsp刘备即答道:“备愿出屯樊城,幸请免忧!”
nbsp刘表当然乐允。
&nb
第607章 孙权复仇,赵云救主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