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老宅通现代:七零村花的社畜日常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44章 记者上门采访乔玉寻亲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nbsp;   “那可好几年了!他们妈过世之后,就没见了!”

    “哎你可别乱说,乔丽青楠可不是一开始就被卖的,还去陈善那里住了几年呢。”

    “几年啊?”

    “是不是陈善卖的啊?”

    “那不能,真要是陈善卖的,乔玉青杨不能这么亲近她,再说了,听说这次青楠能找回来,他二姑也费了不少劲呢!”

    村民们知道的故事情节,可比陈乔玉三言两语的带过精彩多了。

    记者听得津津有味。

    从一个寻亲的故事里,既找到了丧母孤儿的切入点,又找到了亲戚寄居的社会现象,甚至还有女儿把亲爹送进监狱的法制专栏。

    那叫一个精彩啊!

    尤其这寻亲的姑娘本人的经历也十分传奇,才刚二十岁,就已经是枫桥镇远近闻名的承包户和个体户了。

    生意和作坊那都是有声有色,红红火火。

    虽然跟时下倡导的“娘道”、“长姐如母”、“小白菜”等等形象不符合,有些过于成功了,但故事性还可以的。

    关键是在这个刚恢复建交的时期,跟国外沾上边了。

    记者听得津津有味。

    每每问出一个问题,陈乔玉还在斟酌呢,旁边的村邻回答得比她还快。

    陈乔玉几次想把话头拉回来,都无果,最后也只能随它去了。

    青杨倒是执着,但凡村邻有说得太夸张的,他都要往回收收。

    陈乔玉就把这事儿交给青杨了,他是学生,跟记者还是比较好对话的

    一整天,家里都没断人。

    人来了又走,下一波又接着来。

    入夜之后还招待了几波人,金二婶和乔玉小姨在厨房里操持着,陈乔玉偶尔过去看一眼。

    见大家都把榆木板子当成灶台垫板用,并没有谁想着要去把这么一块一米多长的弧形板子给卸下来,心里就并不慌张了。

    一直到晚上八点半,最后留下来的人简单吃了点儿东西。

    陈乔玉把从现代带回来的烤鸭给切成块儿,一半蒸了拌上辣椒油,一半直接跟青辣椒炒了,滋味甚美。

    其余鱼肉也不必多说,自然都是足足的。

    陈乔玉现在已经不用掩藏自己的富裕了,村里已经通知她了,叫她抓点儿紧,争取明年能评个万元户。

    明年也才1982年,1982年的万元户,还是很值钱的。

    也是大家眼里人人羡慕的富户,买拖拉机买小汽车都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陈乔玉便顺势提出,自己准备买个拖拉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买拖拉机是大事儿,还需要队里批手续,可不是人人都能买的。

    而且拖拉机也有指标,要公社里拨指标才能买。

    好在陈乔玉最近运气都不错。

    前有青楠的回信,后面个体户手续顺利办下来——而且是两家。

    一家是在镇上的一个小商店,另外一家则是红薯粉的作坊。

    至此,陈乔玉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进行钱款进出,买卖东西几乎不用在意别人的目光了。

    有了个体户的营业执照,买拖拉机也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。

    姚金宝带着她和姚大勇,还有村里另外一户养猪承包户,去公社跑了两趟,弄下来了拖拉机的指标。

    五月底,陈乔玉欢欢喜喜地去提拖拉机了。

第544章 记者上门采访乔玉寻亲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