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明:双崇祯对比,朱元璋看哭了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450章 大明“飞鸢舟”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r/>    nbsp【朱由检沉思片刻:34;从内帑拨银,先造百架。待成效显着,再议量产之法。34;】

    nbsp【民间的抵触情绪达到顶点。白云观的道士们在街头设坛做法,高呼:34;飞鸢舟是勾魂索命的邪物,必将引来天罚!34;运河边的船夫们聚众抗议:34;这东西坏了风水,以后行船必遭灾祸!34;甚至有激进者趁夜焚烧翔天监的库房,火光映红了半边天。】

    nbsp【面对汹汹民意,朱由检决定在京城广场举办大型演示会。演示当日,广场上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,还有不少人举着写有34;还我安宁驱走妖物34;的标语。】

    nbsp【34;乡亲们!34;朱由检亲自登上高台,34;看看这飞鸢舟。它不是邪物,是救命的神器!34;他指向装载着救灾物资的飞鸢舟,34;扬州的粮食、西南的军报,都能靠它及时送达!34;】

    nbsp【随着飞鸢舟腾空而起,精准地将物资投放到模拟灾区,人群中响起一阵惊叹。但仍有百姓高喊:34;这是障眼法!34;】

    nbsp【这时,一位白发老农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上前:34;陛下,我儿子是扬州的驿卒,为送急报,活活累死在路上。要是早有这东西;老人哽咽着说不出话。】

    nbsp【现场陷入沉默,不少人开始抹眼泪。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高声道:34;大人,能否让我们近距离看看这飞鸢舟?34;】

    nbsp【朱由检当即应允。工匠们现场拆解飞鸢舟,讲解构造原理。当百姓们看到精巧的齿轮装置和结实的帆布机翼,质疑声渐渐变成了赞叹。】

    nbsp【随着飞鸢舟在各地投入使用,成效立竿见影。西南叛军尚未察觉,朝廷的调兵命令已迅速传达,叛乱很快被平定。扬州的救灾物资通过飞鸢舟及时送达,挽救了无数灾民的生命。】

    nbsp【更意外的是,民间工匠受其启发,发明了用于播种的34;飞鸢犁34;、测绘地形的34;天眼鸢34;。翔天监周边兴起了桐木种植园、帆布作坊,无数百姓因此获得生计。曾经反对的道士们,也开始研究如何利用飞鸢舟进行气象观测。】

    nbsp【站在紫禁城城楼,看着天际掠过的飞鸢舟,朱由检抚摸着腰间的木制模型。这场与天空的较量,不仅改变了一个王朝的命运,更在古老的土地上,种下了探索未知的火种。当夕阳的余晖洒在飞鸢舟的羽翼上,映出一片金色,那是大明帝国在困境中突围而出的希望之光。】

    nbsp……

    nbsp洪武位面

    nbsp朱元璋盯着飞鸢舟的演示,手不自觉地摩挲着座椅扶手:“当年渡江作战,若是有这东西传递消息,战局或许会大不相同。传令下去,让工部收集民间能工巧匠,研究能否改进。”

    nbsp刘伯温微微皱眉,思索片刻后说:“陛下,此等器械虽利,但人若上天,恐违常理,易引发民心不安。推广时需谨慎,可先用于军事,再徐徐图之。”

    nbsp徐达挠了挠头,憨厚地笑:“咱带兵打仗,最愁情报不通。这飞鸢舟要是能用起来,以后行军布阵可就方便多了。”

    nbsp常遇春端起酒杯,抿了一口:“等天下太平,用这飞鸢舟运酒,从老家到金陵,眨眼就到,妙啊!”

    nbsp永乐位面

    nbsp朱棣凝视着飞鸢舟在空中盘旋,若有所思:“比宝船的了望哨还管用。郑和,你与工部一同研究,看能否将其用于远洋航行的侦查。”

    nbsp郑和恭敬行礼:“陛下圣明。若能如此,船队在远洋中便可提前探知风向、暗礁,航海安全能大大提升。”

    nbsp解缙推了推眼镜,兴奋道:“此器若成,收集海外典籍、绘制万国舆图,都将事半功倍!”

    nbsp姚广孝双手合十,缓缓道:“陛下,《易经》有云‘天地定位,人强行升空,需顺应天时。建议在舟身绘制星象图,以合天道。”

    nbsp宣德位面

    nbsp朱瞻基放下手中的奏折,神色认真:“扬州水灾、西南军情,都因消息延误。这飞鸢舟若能成,当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。杨爱卿,督促工部尽快仿制试用。”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杨士奇躬身道:“陛下,制造飞鸢舟需特殊材料与技艺,臣建议先在官营作坊试制,成功后再推广。”

    nbsp于谦抱拳:“臣愿在宣府协助测试!若用于边防,鞑靼的动向将无所遁形。”

    nbsp杨溥翻开账本,面露难色:“只是这造价不菲,大规模装备,还需陛下斟酌国库开支。”

    nbsp嘉靖位面

    nbsp朱厚熜把玩着玉佩,语气平静:“有点意思。严卿,让严世蕃盯着此事,宫里修建道观,或许能用这飞鸢舟运送建材。”

    nbsp严嵩微微欠身:“陛下,此事关乎国本,臣定会谨慎督办。不过民间恐有非议,需提前引导舆论。”

    nbsp戚继光在奏疏中写道:“末将以为,若在飞鸢舟上加装火器,可从空中打击倭寇巢穴,恳请朝廷允准试验。”

    nbsp胡宗宪抚须沉思:“东南沿海局势复杂,这飞鸢舟的技术绝不能落入倭寇之手,需加强保密。”

    nbsp隆庆位面

    nbsp朱载坖看向张居正,神情忧虑:“张先生,飞鸢舟虽有奇效,但耗费巨大,且朝堂争议不断,该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nbsp张居正沉稳答道:“陛下,可效仿盐铁专营,设立‘翔天监统筹管理;同时鼓励民间参与研发,以减轻国库负担。”

    nbsp高拱神色严肃:“革新乃大势所趋,对阻挠者需严加管束,不能因循守旧误了国事。”

    nbsp王崇古在边关来信中急切道:“此舟若用于九边,粮草转运、军情传递都将大大改善,望朝廷速速推广!”

    喜欢。

第450章 大明“飞鸢舟”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