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70章 大明“铁鸢”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nbsp【户部尚书毕自严也面露喜色:34;臣估算,若大规模应用,每年可节省驿站开支五十万两白银!34;】
nbsp【但礼部尚书李腾芳痛心疾首,涕泪横流:34;《礼记》有云39;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39;,如今铁鸢僭越上天,恐遭天谴!此例一开,纲常何存?34;】
nbsp【刑部尚书乔允升则担忧:34;铁鸢虽强,但造价高昂,且操作复杂,如何大规模装备?34;】
nbsp【朱由检环视群臣,目光坚定:34;将士流血牺牲难道不是天谴?只要能保家卫国,便是逆天又如何!至于造价,可先组建精锐部队试用。工部立即编写操作手册,在神机营中选拔人才训练。34;】
nbsp【随着铁鸢的推广,大明军事格局发生剧变。侦察铁鸢日夜盘旋在边境上空,鞑靼骑兵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;运输铁鸢可携带紧急物资穿越险地,解救被围困的守军。在一次战役中,铁鸢提前侦察到敌军埋伏,使明军避免了一场大败,反而设伏重创敌军。】
nbsp【更意外的是,工匠们受铁鸢启发,陆续发明出蒸汽滑翔机、载人热气球等飞行器。民间甚至出现了以34;飞天34;为主题的杂技表演,翔天监也开始接受民间工匠的改进建议。】
nbsp【曾经反对铁鸢的周大柱,如今成了翔天监的首席木匠。他逢人便说:34;以前我以为铁疙瘩上天是做梦,现在我孙子天天追着铁鸢跑,说以后要当39;天上的将军39;!我现在做的每一根木梁,都可能托起大明的未来!34;】
nbsp【各地书院纷纷开设机械制造、空气动力学等课程,《翔天要术》《蒸汽飞行图解》等书籍畅销全国。一些商贾看到商机,开始投资建造民用飞行器,用于长途运输贵重货物。】
nbsp【站在紫禁城之巅,望着天际掠过的铁鸢,朱由检摘下皇冠,任由风吹乱头发。这场与天空的较量,不仅改变了战争的规则,更在古老的土地上点燃了探索未知的火种。那一声声蒸汽的轰鸣,恰似大明帝国挣脱束缚的呐喊,昭示着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时代已然来临。】
nbsp……
nbsp洪武位面
nbsp朱元璋蹲在地上,用树枝在沙土上勾勒铁鸢轮廓,抬头对徐达说:“当年攻打大都,要是有这铁鸟传信,王保保的伏兵早被我们破了。”他转头吩咐侍卫,“把应天城最巧的铁匠、木匠都叫来,咱们先做个小模型试试。”
nbsp刘伯温手持罗盘测量风向,皱眉道:“陛下,《淮南子》有云‘鸟飞虚空,必依六气。此器虽利,但需选天干地支相合之日试飞,方可保平安。”
nbsp徐达摩挲着腰间佩刀,望着天际盘旋的老鹰:“等咱的铁鸢成了,我亲自带着骑兵突袭元军大营,让他们连报信的机会都没有。”
nbsp常遇春往掌心吐了口唾沫,笑道:“以后打仗,我要在铁鸢上绑上炸药,从天上往下扔,看那些蒙古人往哪躲!”
nbsp永乐位面
nbsp朱棣将铁鸢图纸按在《郑和航海图》上,目光灼灼:“郑和!若宝船舰队配上铁鸢侦察,就算航行至天涯海角,也能探清前路。”
nbsp郑和单膝跪地,眼中迸发精光:“臣恳请率船队携带铁鸢出海,绘制更详尽的海图,让大明的目光覆盖四海。”
nbsp解缙捧着《天工开物》,兴奋道:“陛下,此等奇技当载入史册!臣愿随翔天监记录每一步突破,传于后世。”
nbsp姚广孝轻抚佛珠,望着云层低语:“飞鸟入天,本是生灵之道。如今以铁代羽,恐扰阴阳平衡,需在机身上篆刻经文,以安天地。”
nbsp宣德位面
nbsp朱瞻基放下蛐蛐罐,凑到铁鸢模型前仔细端详:“杨爱卿,这铁鸢要是成了,朕的蛐蛐比赛就能从京城传到苏州,让天下人都知道谁才是虫王!”
nbsp杨士奇扶着老花镜,忧虑道:“陛下,制造铁鸢需大量精铁与桐油,恐影响兵器铸造。臣建议先在漕船上试点,逐步推广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nbsp于谦握紧腰间佩剑:“若在宣府部署铁鸢,鞑靼人的动向将无所遁形。末将愿亲率死士学习操控之术!”
nbsp杨溥拨弄着算盘,愁眉苦脸:“光是试飞就耗费千两白银,这要是全军装备……陛下,咱们是不是先卖些官窑瓷器筹钱?”
nbsp嘉靖位面
nbsp朱厚熜转动着手中的玉扳指,对严嵩道:“严卿,让龙虎山道士算算,铁鸢飞升是否合天道?若能助朕炼丹通天,便全力支持。”
nbsp严嵩躬身赔笑:“陛下圣明。不过民间传言铁鸢是‘不祥之物,需多办几场法事,安抚民心。”
nbsp戚继光在蓟州来信中疾书:“末将建议改造铁鸢,加装火器,使其成为空中战器。如此一来,倭寇纵有巢穴,也难逃天罚!”
nbsp胡宗宪盯着海防图,冷笑:“有了铁鸢侦察,那些躲在海岛的倭寇,连生火做饭的烟都藏不住!”
nbsp隆庆位面
nbsp朱载坖敲着铁鸢的造价表,问张居正:“张先生,这玩意儿太贵,可有两全之策?”
nbsp张居正展开《翔天新政》,沉稳道:“陛下,可效仿盐引制,允许富商入股翔天监,以飞行器运输权作回报,既筹资金,又促发展。”
nbsp高拱拍案而起:“哪个言官敢说‘奇技淫巧,就罚他去翔天监当学徒!九边将士等着铁鸢救命,容不得半点拖延!”
nbsp王崇古从边关快马送来奏疏:“若用铁鸢传递军情,俺们与蒙古人的茶马互市,再不怕消息泄露!”
喜欢。
第4570章 大明“铁鸢”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