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穿越历史,从远古到现代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9章 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~春秋时代6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《诗经》

    7、公刘(大雅)

    原诗:

    笃公刘!匪居匪康。

    乃埸廼疆,乃积乃仓。

    乃裹餱粮,于橐于囊。思辑用光。

    弓矢斯张,干戈戚扬,爰方启行。

    笃公刘!于胥斯原。

    既庶既繁,既顺乃宣,而无永叹。

    陟则在??,复降在原。

    何以舟之?维玉及瑶,鞞琫容刀。

    笃公刘!逝彼百泉,瞻彼溥原。

    廼陟南冈,乃觏于京。

    京师之野,于时处处,于时庐旅,于时言言,于时语语。

    笃公刘!于京斯依。

    踉跄济济,俾筵俾几。

    既登乃依。乃造其曹。

    执豕于牢。酌之用匏。

    食之饮之,君之宗之。

    笃公刘!既溥既长,既景乃冈;

    相其阴阳,观其流泉。

    其军三单,度其隰原,彻田为粮。

    度其夕阳,豳居允荒。

    笃公刘,于豳斯馆。

    涉渭为乱,取厉取锻。

    止基乃理。爰众爰有。

    夹其皇涧,溯其过涧。

    止旅乃密,芮鞫之即。

    语译:

    好心的公刘哇!他不敢安居只顾忙。

    忙着修田修界,忙着收谷上仓。

    把干粮收拾好,拿各种袋子装。

    他要团结群众争荣光。

    大伙儿张开弓,盾牌、长戈、板斧都扛上,迈开脚步向远方。

    好心的公刘哇!看准了这块地。

    人民越聚越多,个个都觉满意,没有一个人叹气。

    他一会上山岗,一会儿下平地。

    腰里带着啥东西?那是玉佩,佩刀上挂着玉坠。

    好心的公刘哇!走向众水泉,观看广大的平原。

    他登上南冈,发现了叫做京的地方。

    就在京邑的旷地,长住的安了身,寄居的有了房,到处有谈笑,到处閙嚷嚷。

    好心的公刘哇!在京邑安家停当。

    臣僚们走来严肃安详,叫他们就竹席、就矮几。身靠矮几坐席上。次序分明列成行。

    把猪赶出圈。用瓢舀酒浆。

    让大家有吃又有喝,做大家的君主和族长。

    好心的公刘哇!开辟土地宽又长,观测日影上高冈;

    勘察山南和山北,看看流泉去哪方。

    成立三军轮班用,洼地平地都丈量,开出田地产食粮。

    丈量展到山西方,豳人的土地真宽广。

    好心的公刘哇!在豳又把房屋建。

    横渡渭水河,把磨石采又把碾石搬。

    房基墙脚都修筑,人多力众真可观。

    皇涧两岸都住满,顺着过涧向上展。

    定居人众都安顿,一直住到芮水湾。

    释义:

    这是一首周民族的史诗,诗中歌颂了公刘从邰迁豳的事迹。相传公刘遭夏之乱,乃避中原之难,迁民于豳,诸侯随其迁者共十八国。

    1、笃公刘:笃,作“厚”解。公刘厚于国人,故诗人这样赞美他。公刘是后稷的曾孙,“公”是称号,“刘”是名。

    2、“匪居”句:居,安。康,宁。此言公刘在邰不敢安居。下文述其积极生产,准备迁居。

    3、“乃埸”句:埸(yi易音和“疆”都是田的界畔,疆是大界,埸是小界。

    此言公刘划定疆界,修治田亩。又,整饬边陲,严其守御,以防戎狄。

    4、“乃积”句:积又称为“庚”,是一种露天的堆积粮食的地方;仓,仓库。此言把粮食都存储在庚中、仓中。又说:邰迁之民亦有老病而不能行者,则以积仓与之。

    5、餱(hou侯音)粮:干粮。

    6、“于囊”句:囊(nang馕音),有底的口袋。橐,无底的囊,盛物时用绳结束两端。此言把餱粮装在囊和橐中,准备动身。

    7、思辑用光:辑,和睦。用,因而。光,发扬光大。

    8、干戈戚扬:干,盾。戈,平头的戟。戚,斧。扬,钺,即大斧。这些都是兵器。

    9、“爰方”句:方,始。启行,动身。此句犹言“这才开始出发”。

    第一段提要:写离邰以前的种种准备工作。公刘初迁之时,其民犹有居者,本非一时席卷其民空国而去。故廼埸乃疆,所以修邰国之疆场;乃积乃仓,所以充邰国之积仓。亦可见改邑徙民,未尝全弃其故都。而欲为行者之利,先谋居者之安,此公刘之所以为厚也。

    10、于胥斯原:胥,相,视。斯,此。斯原,指豳地的原野。

第19章 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~春秋时代6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