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穿越历史,从远古到现代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44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~战国时代12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r/>    他认为有些征伐战争,如禹征有苗,汤伐桀,武王伐纣,都不能叫做“攻”,而是叫做“诛”。

    “诛”则是顺天应人的战争,虽然他还不可能正确地区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,但是在“攻”和“诛”的概念分类上表现出他对不同性质的战争已有了朴素的识别观念。

    墨子也反对统治者挥霍浪费,所以又提出“节用”、“节葬”、“非乐”等主张。这在当时来说,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。

    墨子和他的门徒,过着极其刻苦朴素的生活,在先秦诸子中是比较接近平民的。

    墨子落后的一面,显着地表现在他提倡迷信,相信鬼神等。

    《墨子》一书是墨翟的门徒根据他的遗教编辑而成的,现存五十三篇。其中《经》上下、《经说》上下、《大取》、《小取》六篇是后期墨家的着作;《亲士》、《修身》、《所染》诸篇则是后人伪作,不能代表墨家的思想。目前最通行的注释本是清朝孙诒让的《墨子闲诂》。

    墨子小传:

    墨子(约公元前480年——约公元前420年),名翟,战国初鲁国人(一说宋国人)。他是当时重要的思想家、政治家,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。

    他曾学习儒学,因不满其提倡繁琐的“礼”,另立新说,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。

    他企图采用上说下教的方法,说服当时的统治者,以改善劳动者、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。

    弟子很多,以“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”为教育目的,尤重艰苦实践。墨子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,与儒学并称“显学”(着名学说)。

第44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~战国时代12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