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68章 初任吏部停旧制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此次高欢上朝,元善见果真再次提及求娶之意,高欢也就顺势答应,而皇帝还以为真是高澄帮了忙。

    nbsp可他却未瞧见朝堂高澄一脸不悦的表情。

    nbsp待高欢回到晋阳不久,朝堂上太监便宣读了高澄与韩摄吏部尚书的诏书。

    nbsp高澄领旨谢恩后,便说道

    nbsp“承蒙陛下委任,臣请旨,还请陛下停“停年格”之制。”

    nbsp此言一出,朝堂鼎沸,立即有人站出上奏道:“陛下,自明帝起,朝廷任免皆以停年格为制,惯例如此,若是轻易更改,只怕百官怨言。且排资待任者亦当不满,而激群愤啊?”

    nbsp此时元善见有些为难起来,他眉头微皱,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。

    nbsp毕竟百官如此任免,习来已久,若是就此同意高澄的废止之请,只怕群臣不满,朝堂此后定然再掀波澜。

    nbsp可是他又深知自己不得不和高澄站在一起,于是轻咳一声

    nbsp随即问道:“高卿,若是废止停年格制,是否有替代之法?”

    nbsp高澄上前一步,抱手说道:“昔日孟德尊奉唯才是举,臣请复九平中正制,以品行、才能、名望而举,铨擢唯在得人。如此,方能为朝堂注入新血,兴国安邦。”

    nbsp此时,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站出来上表道:

    nbsp“陛下,停年格虽有其弊,但沿袭已经二十余年,能解职少人多之况。

    nbsp如今若轻言废止,停解候选者定然不满怨恨,若再复张门惨案,实不得益啊。”

    nbsp元善见深深吸了一口气,然后再次听到高澄驳斥。

    nbsp“既言有弊,为何延续?

    nbsp朽木蛀虫可令大厦倾覆,更何况国之官吏

    nbsp若均以年资浅深而论,沉滞者皆称其能,长期而言于国何益?

    nbsp如今臣领吏部尚书,谁敢再复张门惨案?”

    nbsp高澄言辞犀利,一时神色严肃,眼神凌厉望向刚才陈诉之人,以及朝堂上正在议论的众人

    nbsp一时众人竟都不敢再站出反对,此言一出便是宣示敢言反对者,对立面是本朝最富权势的高家。

    nbsp可文武百官私下却像炸开了锅,小声地交头接耳

    nbsp云善见此时便提高声音问道:“众位爱卿,对高卿之言可还有议?”

    nbsp这时高隆之站出来,神色坚定地说道:

    nbsp“陛下,臣以为,大都督所言极是。

    nbsp停年格制人皆知其弊,施至今日,不过为懒政之策,若长久以往确于社稷无益。”

    nbsp孙腾、司马子如等人不愿招惹群臣不满,均是默默地矗立在朝堂之上,全程无言。

    nbsp崔暹也出列上奏道

    nbsp:“陛下,国之臣子当具才德,停年格制于乱世可取一时之用,实不为长久之策,臣亦认为,当废止停年格。”

    nbsp元善见见反对高澄者都不敢站出驳斥,而赞同高澄者皆纷纷奏请。

    nbsp于是神色庄重地说道:

    nbsp“朕以为,为官者当于国为栋梁,于民为父母。

    nbsp栋梁之才学识、品行、才能亦不可少。

    nbsp停年格制虽为近年惯例,但确是人人知其弊,不过利其便己,踵而行之罢了。

    nbsp然不破不立,高卿之言乃为社稷。

    nbsp传朕旨意,即日起,废止停年格制。”

    nbsp高澄有些惊讶地抬头望向元善见,眼中闪过一丝不可置信。

    nbsp而元善见此时也看向高澄,对他微笑点头,眼神中带着几分示好与信任。

    nbsp此时群臣见皇上亦如此之言,皆不再私语。

    nbsp只是心中都觉得高澄与皇帝应是提前有商,不然皇帝怎能自己说出如此言论。

    nbsp而他们不知道的是,这全是元善见自己的见解,同时也是为向高澄示好而已。

    nbsp之后高澄开始逐步淘汰不合格的尚书郎,但前期都是循序渐进,未曾大刀阔斧。

    nbsp那些被淘汰者虽有不满,但都惧于高欢,只是敢怒不敢言。

    nbsp年后,皇帝元善见便令侍中孙腾、襄城王元旭、西河王元忭、太常卿元孝友等人去到晋阳。

    nbsp他们带去了丰厚的皇后聘礼,跟随前去的还有诸多宫女侍卫,整齐排列,用皇后仪仗迎接高阿那到了邺城。

    nbsp那场面极为壮观,百姓们虽被远远围在道路两旁,但仍然众人众人簇拥围观,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nbs

第68章 初任吏部停旧制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