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霓虹夜骨瓷白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4章 法医介入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体就是通过这些微不可察的孔隙渗出的?

    这听起来过于荒诞。

    骨瓷的烧制工艺极为复杂,温度极高,任何有机物都不可能残留。

    这些孔隙更像是材料本身的某种缺陷。

    但他无法忽视那个时间上的巧合,以及死者胃里的天价茶叶。

    他需要更多信息。

    关于这套茶具的历史。

    关于那个无名女尸的身份。

    关于民国二十年(1931年)的那场凶案。

    以及,那个在拍卖会上被壶嘴指向的古董鉴定师,阮白釉。

    她的出现,是偶然,还是必然?

    沈青临调出阮白釉的资料。

    照片上的女子清丽文雅,眼神中带着一种对古物的专注与探究。

    她是雾港市小有名气的古董鉴定师,尤其擅长瓷器鉴定。

    拍卖行请她去做鉴定顾问,合情合理。

    但那个指向……

    沈青临的指尖在冰冷的桌面上轻轻敲击着,发出规律的嗒、嗒声。

    他不是一个相信怪力乱神的人。

    法医的工作,要求绝对的理性和客观。

    他只相信证据。

    然而,眼前的一切,似乎都在将他引向一个超越常理认知的方向。

    骨瓷。

    诅咒。

    跨越近百年的恩怨。

    他打开内部系统,开始检索与“骨瓷茶具”、“1943年”、“英国”相关的历史档案与案件记录。

    屏幕上,信息流快速滚动。

    大部分都是无关的信息。

    他耐心地筛选着,不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。

    时间悄然流逝。

    窗外的天色,不知何时已经暗了下来。

    雾港市标志性的霓虹灯光,透过百叶窗的缝隙,在实验室洁白的地板上投下几道迷离的光影。

    外面是喧嚣迷幻的赛博都市。

    里面是冰冷寂静的探真之地。

    沈青临的目光依旧锁定在屏幕上。

    他找到了一个尘封已久的记录。

    一份来自英租界时期警务处的旧档案。

    日期是1943年底。

    内容语焉不详,记录了一起发生在霞飞路(现淮海路)一座洋房内的“意外死亡”事件。

    死者是一位英国商人,死因据称是突发心脏病。

    但档案的备注里,潦草地提了一句:“现场发现一套疑似涉事骨瓷茶具,后下落不明。”

    沈青临的瞳孔微微收缩。

    1943年。

    英国商人。

    骨瓷茶具。

    线索,似乎正在慢慢汇聚。

    他保存了这份档案,然后继续深入挖掘。

    他需要知道那套茶具在1943年之后经历了什么。

    它如何流传。

    又牵扯进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。

    那个无名女尸,是它的持有者吗?

    还是说,她只是另一个不幸接触到它的牺牲品?

    沈青临站起身,走到窗边。

    他推开百叶窗的一角,望向外面光怪陆离的城市夜景。

    高楼林立,灯火璀璨。

    飞驰的悬浮车拖曳着光尾,在楼宇间穿梭。

    巨大的全息广告牌,在半空中变幻着绚烂的图案。

    这座城市,既有未来的科技感,又沉淀着旧时代的斑驳印记。

    就像这起案件。

    现代的法医技术,正在试图解开一个来自过去的诅咒。

    他知道,这绝不是一起简单的中毒案,也不是一次偶然的古董碎裂事件。

    背后隐藏的,是一个巨大的、跨越时空的秘密。

    而那套会“流血”的骨瓷茶具,就是解开这个秘密的钥匙。

    同时,也可能是一个致命的陷阱。

    沈青临的表情依旧平静,但镜片后的目光,却多了一份深沉。

    他感受到了挑战。

    一种来自未知,来自黑暗,来自过去的挑战。

    他转过身,重新走向实验台。

    灯光下,那些洁白的碎片,仿佛也染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。

    他拿起镊子,再一次夹起一块碎片,凑近眼前。

    这一次,他似乎在那光滑的瓷面上,看到了一丝极淡、极细微的……红色脉络。

    如同隐藏在肌肤之下的血管。

    错觉吗?

    还是……诅咒的具象化?

    实验室的空气,似乎变得更加冰冷了。

    沈青临知道,调查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而他,已经踏入了这个迷雾重重的漩涡中心。

    他需要找到阮白釉。

    那个同样被卷入其中的鉴定师。

    或许,她知道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。

第4章 法医介入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