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京城寻宝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72章 孝堂迷图(一)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从临清回来的第三个月,聚宝斋的生意又淡了下来。这天下午,我们仨坐在店里,老张用鸡毛掸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货架上的灰,老邻居戴着老花镜翻看一本拍卖图录,我则对着账本发愁。

    nbsp34;再这么下去,房租都交不起了。34;我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nbsp老邻居头也不抬:34;急什么,好东西都是等来的。34;

    nbsp正说着,店门被推开,一个西装笔挺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。他环顾四周,目光在几件瓷器上停留片刻,然后径直走到柜台前。

    nbsp34;听说你们收老物件?34;他压低声音问。

    nbsp我点点头:34;要看是什么东西。34;

    nbsp男人从公文包里小心取出一个布包,打开后是一面铜镜,直径约十五厘米,背面铸有精美的禽鸟纹饰,绿锈斑驳但品相完好。

    nbsp老邻居立刻放下图录,戴上白手套接过铜镜,拿出放大镜仔细查看。镜背边缘刻着34;见日之光,天下大明34;八个篆字。

    nbsp34;西汉时期的日光镜,34;老邻居难掩兴奋,34;真东西!34;

    nbsp男人眼中闪过一丝得意:34;家传的。您看能给多少?34;

    nbsp经过一番讨价还价,我们以八万的价格收下了这面铜镜。男人走后,老邻居爱不释手地擦拭着铜镜:34;捡漏了!这要是上拍卖,至少十五万起。34;

    nbsp老张凑过来看热闹:34;这镜子有什么特别的?34;

    nbsp34;西汉时期的铜镜能保存这么完好,非常罕见,34;老邻居解释道,34;而且这种日光镜在收藏界很抢手。看这铭文和纹饰,应该是山东一带的工艺。34;

    nbsp我心中一动:34;山东?咱们刚去过临清,要不要再去趟山东?说不定能收到更多好东西。34;

    nbsp老邻居沉思片刻:34;济南长清有个孝里镇,那里有座孝堂山,山上有座东汉时期的郭氏墓石祠,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。附近经常有汉代文物出土;

    nbsp34;那还等什么?34;老张已经站了起来,34;明天就出发!34;

    nbsp三天后,我们站在了孝里镇的街头。这里比临清更显古朴,青砖灰瓦的民居沿街而建,远处孝堂山郁郁葱葱,山顶隐约可见一座石构建筑。

    nbsp34;先找个地方住下,34;我看了看表,已是下午四点,34;明天一早去孝堂山。34;

    nbsp我们在镇中心找了家小旅馆,老板娘热情地推荐了附近的34;老张家大素包34;。放下行李后,我们直奔这家小店。

    nbsp店面不大,但食客盈门。我们点了招牌的大素包和清汤牛肉。不一会儿,热气腾腾的素包上桌,足有拳头大小,皮薄馅多,咬一口,粉条、豆腐、野菜的香味充满口腔。

    nbsp34;这素包绝了!34;老张一口下去就赞不绝口,34;比肉包子还香!34;

    nbsp清汤牛肉也很有特色,汤色清澈却味道醇厚,牛肉片得极薄,入口即化,配上香菜和辣椒油,吃得我们满头大汗。

    nbsp正吃着,邻桌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主动搭话:34;几位不是本地人吧?来旅游的?34;

    nbsp我点点头:34;听说孝堂山很有名,特地来看看。34;

    nbsp年轻人推了推眼镜:34;那你们可找对人了。我是孝里镇民俗文化站的,叫林志远,专门研究孝堂山文化。明天我可以带你们参观。34;

    nbsp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,约好明天一早碰头。小林还热情地介绍了孝里镇的几处古迹和特色小吃,比如孝里米粉和山前豆腐。

    nbsp第二天清晨,小林如约而至,带我们前往孝堂山。山路平缓,两旁松柏苍翠,空气清新。小林边走边讲解:34;孝堂山因39;郭巨埋儿39;的孝道故事得名。山上的郭氏墓石祠建于东汉初年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;

    nbsp约莫半小时后,我们来到了山顶。眼前是一座单檐悬山顶的石筑祠堂,面阔三间,进深两间,全部用青石砌成,古朴庄严。

    nbsp34;这就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,34;小林自豪地说,34;比着名的武梁祠还要早几十年。34;

    nbsp石祠内部空间不大,但保存完好。墙壁上刻满了精美的汉代画像,有车马出行、宴饮乐舞等场景,线条流畅,栩栩如生。

    nbsp老邻居如获至宝,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着细节。老张则对建筑结构更感兴趣,研究那些两千年前的石榫卯。我注意到石祠一角的地砖有些松动,蹲下身查看。

    nbsp34;别碰!34;小林突然喊道,34;那是文物!34;

    nbsp我缩回手,但眼尖地发现那块松动的地砖边缘似乎有什么东西。趁小林给老张讲解画像内容时,我悄悄用钥匙轻轻撬了撬地砖——下面竟藏着一个铜匣!

    nbsp我迅速把铜匣塞进口袋,若无其事地跟上大家的步伐。参观结束后,小林带我们去了石祠后面的郭氏墓遗址,那里只剩下一个土丘和几块残碑。

    nbsp下山时已是中午,小林推荐了山下的34;孝里人家34;农家乐。我们点了当地特色的孝里米粉、山鸡蛋炒香椿和泉水鲤鱼。米粉细滑爽口,配上特制的酱料,让人食欲大开。

    nbsp34;小林,孝堂山有什么传说吗?34;席间,老邻居装作随意地问道。

    nbsp小林喝了口啤酒:34;最有名的就是39;郭巨埋儿得金39;的故事。说是汉代郭巨家贫,为了奉养母亲,决定埋掉儿子节省口粮。挖坑时却意外发现一坛黄金,上书39;天赐孝子郭巨39;;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nbsp老张听得直摇头:34;这也太残忍了。34;

    nbs

第72章 孝堂迷图(一)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