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京城寻宝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24章 宝岛来信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   nbsp第二天一早,聚宝斋刚开门,就来了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,自称是某拍卖行的总监。

    nbsp34;听说三位最近收获颇丰,34;他递上烫金名片,34;我们愿意以市场价三倍收购那本周世昌日记。34;

    nbsp老张直接把他往外推:34;不卖!34;

    nbsp那人却不死心:34;五倍!或者您开个价;

    nbsp我正要发火,门口突然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:34;他们说了不卖!34;

    nbsp回头一看,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,扎着高马尾,背着双肩包,手里还拖着个行李箱。

    nbsp34;你是?34;

    nbsp34;周雅文,34;姑娘掏出学生证,34;周世昌的曾孙女,台北大学历史系研究生。34;

    nbsp周雅文从包里拿出个U盘:34;这是曾祖父留下的影像资料,我想应该交给你们。34;

    nbsp我们在电脑上点开视频——1980年的录像,画面里白发苍苍的周世昌坐在藤椅上,用沙哑的声音讲述着文物南迁的细节。当说到那些藏在大陆的文物时,老人突然老泪纵横:

    nbsp34;我对不起国家......那些宝贝,我再也找不回来了;

    nbsp视频结束,店里一片寂静。周雅文红着眼睛说:34;我学历史,就是为了完成曾祖父的遗愿。34;

    nbsp周雅文又从行李箱里拿出个檀木匣子,里面是几十封泛黄的信件:34;这是曾祖父和大陆故友的通信,里面提到过一件特别的东西。34;

    nbsp她翻出一封1957年的信,指着其中一段:

    nbsp34;......那方39;大明宣德年制39;的铜炉,原存于养心殿,内刻有永乐大典残卷的藏匿处。当年我将其藏于上海,不知如今安在;

    nbsp老邻居猛地站起来:34;永乐大典?!34;

    nbsp当天晚上,我们四个在聚宝斋后院支起火锅。周雅文吃得鼻尖冒汗,老张则灌着啤酒吹牛:34;不是跟你吹,你张爷爷我当年在部队;

    nbsp老邻居翻着那些旧信件,突然说:34;上海那个藏宝点,我们漏了一处。34;

    nbsp34;哪儿?34;

    nbsp34;外滩18号的保险柜,我们只找到了B区17号,34;老邻居推了推眼镜,34;但信上说,还有个A区9号。34;

    nbsp周雅文眼睛一亮:34;那我们还等什么?34;

    nbsp第二天清晨,我们四个站在北京南站的站台上。周雅文背着她的双肩包,兴奋得像只小鸟;老张提着那个从不离身的军绿色旅行包;老邻居则小心翼翼地抱着装信的檀木匣子。

    nbsp34;这次可别再遇上金牙那伙人了,34;老张咧嘴一笑,34;不然老子新练的擒拿手可要派上用场了。34;

    nbsp我望着缓缓进站的列车,阳光透过玻璃窗,在站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。这段跨越海峡、连接三代的寻宝之旅,又将翻开新的一页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124章 宝岛来信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