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京城寻宝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317章 走在归途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闭幕。

    nbsp艺术馆里人不多,艾玛站在她的作品前,正和几位观众交谈。她今天穿了一件简单的白色衬衫和牛仔裤,金发随意地扎在脑后,看起来比晚宴那晚更加真实。

    nbsp她看到我,眼睛一亮,快步走过来:“你来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我说过会来。”

    nbsp她笑了笑,带我走到展厅一角。那里新增了一幅画——正是那尊宋代玉观音的肖像,但画中的观音右手持的不是净瓶,而是一朵莲花,与我拍下的照片一模一样。

    nbsp“昨晚回来后画的,”她轻声说,“我想记住它真正的样子。”

    nbsp我们沉默地站在画前。最终,我开口道:“我们明天就走了。”

    nbsp她点点头,表情平静:“下一站是荷兰?”

    nbsp“嗯,阿姆斯特丹。”

    nbsp“那里有很多中国文物,”她说,“尤其是海贸瓷器。”

    nbsp我有些惊讶:“你怎么知道?”

    nbsp“研究过,”她耸耸肩,“曾经想画一个关于流失文物的系列,但后来发现……太沉重了。”

    nbsp窗外,布鲁塞尔的夕阳将天空染成金色。艾玛忽然转身面对我:“临走前,我想带你去个地方。”

    nbsp

    nbsp她带我去了城市边缘的一座小教堂。这不是旅游指南上的着名景点,而是一栋朴素的哥特式建筑,彩绘玻璃窗已经有些褪色。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nbsp“这里很少有人来,”她推开沉重的木门,“但我喜欢它的安静。”

    nbsp教堂内部比外观更加古老。石柱上刻着十四世纪的浮雕,长椅的木纹被无数信徒的手摩挲得发亮。我们走到祭坛前,艾玛指着墙角的一个小神龛:“看。”

    nbsp那是一座中式佛龛,里面供着一尊小小的白瓷观音像。佛龛本身是欧洲风格,但瓷器明显是明代的外销瓷。

    nbsp“十七世纪,”艾玛说,“当时的海上贸易带来的。它在这里三百年了,从未被人拿走。”

    nbsp我蹲下身,仔细端详这尊观音。釉色温润,开脸慈祥,虽然算不上顶级文物,但却被保存得完好无损。

    nbsp“不是所有流落海外的文物都被掠夺的,”艾玛轻声说,“有些是被珍视的。”

    nbsp我站起身,突然明白她带我来这里的原因。

    nbsp

    nbsp晚上,我们三人在酒店房间里整理行装。老张往行李箱里塞了五六盒巧克力,老邻居则小心地包好他在古董市场淘到的一枚清代铜钱。

    nbsp“男爵后来怎么说?”老张问。

    nbsp“他答应会重新清点藏品,并考虑未来借展的可能性,”我说,“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。”

    nbsp老邻居点点头:“能见到那件永乐青花,这趟就值了。”

    nbsp我拿起床头的那幅素描——艾玛画的我的侧脸。右下角的花体字在台灯下微微泛着光:34;TonbspW,nbspanbspmannbspbetweennbsptimes34;。

    nbsp老张瞥了一眼,咧嘴笑了:“怎么,不带人家一起走?”

    nbsp“别胡说,”我小心地把画放进背包夹层,“只是段美好的回忆。”

    nbsp老邻居难得地接了句俏皮话:“回忆和古董一样,都需要好好保存。”

    nbsp我们都笑了。窗外,布鲁塞尔的夜色温柔地笼罩着这座城市。明天,我们将飞往阿姆斯特丹,继续寻找那些流落异乡的珍宝。而今晚,让我再最后看一眼这里的星光。

    nbsp(本故事完)

    喜欢。

第317章 走在归途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