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3章 “大喇叭”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声波武器或许遥远,但制造巨大声响的装置——无论是用于战场通讯、发起进攻信号,还是作为疑兵之计扰乱敌军——都具有实用价值。
nbsp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以手巧和悟性着称的李铁匠,并让叶瑾作为“特别顾问”(小丫头兴奋得几天没睡好觉)。
nbsp新的工棚被开辟出来,里面不时传出“铛!”“哐!”“嗡…”等各种奇奇怪怪的金属敲击声和嗡鸣声。
nbsp叶明的核心要求很明确:声音要足够洪亮、穿透力强、可重复触发、且最好能控制发声时机。
nbsp最初的尝试简单粗暴:用巨大的锤子敲击悬挂起来的厚铜锣。声音确实洪亮,但难以控制,且需要壮汉全力挥锤,实用性为零。
nbsp李铁匠带着几个徒弟,借鉴了惊雷弩的齿轮杠杆结构,设计了一个用摇柄上弦、卡榫释放、利用重锤扭力猛然敲击侧方立锣的装置。
nbsp声音统一了许多,但依旧笨重,且每次发声间隔较长。
nbsp“声音不够尖,传不远。”
nbsp叶瑾捂着耳朵评价道,“而且好难听,像破锣。”
nbsp叶明拿起被敲击的铜锣,发现中心已经有些微微凹陷变形。
nbsp“材质不行,容易疲劳,声音也会变。而且锣的形状…不利于声音定向传播。”
nbsp他想起现代的高音喇叭和音叉。nbsp“试试这个。”
nbsp他画了一个简单的草图,“不要锣,用这个形状,‘T字形,用最好的响铜,整体铸造,保证内部晶粒均匀。底部固定在这个共鸣箱上。
nbsp击锤不要敲击正面,改为横向快速敲击这支‘音臂的末端。试试看。”
nbsp几天后,一个怪模怪样的装置诞生了:一个木制共鸣箱,上面固定着一支一尺多长、儿臂粗细的T型响铜器。
nbsp另一个独立的机括单元,通过摇柄上紧弹簧,扳动释放机关后,一个小而硬的钢制击锤在弹簧驱动下,高速横向敲击在T型响铜器伸出的那根音臂末端。
nbsp“嗡——!!!!”nbsp一声前所未有、极其尖锐、穿透力极强的巨响猛然爆发!仿佛能刺破耳膜,直钻脑海!
nbsp工棚内外的人全都猝不及防地被震得头皮发麻,下意识地捂住耳朵,连连后退。
nbsp那声音持续震荡了数秒才渐渐消散,余韵还在空气中嗡嗡作响,仿佛无形的冲击波。
nbsp“成了!”李铁匠被震得耳鸣,却兴奋地大叫起来。
nbsp叶明也感到耳膜生疼,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这声音的强度和特性,已经远超他的预期。
nbsp这不再是破锣,而是一件真正的声学武器原型。
nbsp“记下来,”他对身旁的书记官说,“此物,暂命名为‘破阵钟!重点研究如何缩小体积、减轻重量、加快上弦击发速度、以及…如何让声音更集中,传播得更远。”
nbsp他已经想到了定向喇叭的雏形,但那需要更深入的声学知识,暂时无法实现。
nbsp破阵钟的意外突破,让叶明意识到基础材料和研究的重要性。
nbsp他下令成立“格物组”,专门负责研究各种材料的特性(声、光、电、热、力),记录数据,建立档案,为未来的更多“奇思妙想”打下基础。
nbsp兵械院的秩序已然确立。惊雷弩的量产在经历了初期的混乱和问题爆发后,开始逐步走上正轨,合格率缓慢却坚定地提升。
&n
第913章 “大喇叭”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