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922章 鹞甲初成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匠师评级制度与铁鹞甲原型测试成功的消息,如同两股强劲的东风,彻底吹散了兵械院此前因物料封锁和精度困境带来的阴霾。

    nbsp院内气象为之一新,工匠们钻研技术、改进工艺的热情空前高涨,因为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前途和“钱途”。

    nbsp然而,叶明的目光看得更远。技术的传承与迭代,不能只依靠现有的这些工匠,哪怕他们被激发了全部的潜能。

    nbsp未来的发展,需要更多识文断字、懂得基础算学、甚至能理解一些物理原理的新鲜血液。根基,必须从教育抓起。

    nbsp在请示皇帝并获得首肯后,兵械院“蒙学堂”正式挂牌成立。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学堂,而更像是一所职业技校的雏形。

    nbsp首批学员,是经过筛选的、年龄在十至十五岁之间的工匠子弟,以及少数从流民中招募的聪慧少年,共五十人。

    nbsp学堂的课程让所有人都感到新奇:上午学习《千字文》、《算术九章》等基础文化课;

    nbsp下午则完全是“工科”启蒙——认识各种工具、学习看最简单的图纸、了解《公差典》里最基础的“允差”概念、甚至由高阶匠师带着,亲手操作最简单的锯、锉、锤,制作小木凳、铁钉等物件。

    nbsp叶明还亲自为蒙学堂编写了一本图文并茂的《格物蒙识》,用浅显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画解释“杠杆省力”、“滑轮组”、“水的浮力”、“声音的产生”等最基础的物理现象。

    nbsp这本书成了孩子们最爱翻看的“奇书”。

    nbsp蒙学堂的成立,在朝堂上又引起一阵窃窃私语,不少守旧文臣认为叶明不务正业,让匠户之子读书是“僭越”、“浪费公帑”。

    nbsp但李云轩力排众议,他隐隐感觉到,叶明所做的一切,都是在为帝国锻造一种全新的、难以想象的力量。

    nbsp李君泽更是兴奋,时常偷偷溜到兵械院旁听蒙学堂的课程,觉得比太傅讲的经义有趣多了。

    nbsp教育的种子悄然播下,而军事装备的革新则继续快步向前。

    nbsp铁鹞甲的项目进展迅速。有了初步成功的原型,剩下的便是优化和量产化设计。

    nbsp金相坊改进了热处理工艺,使得甲片表面硬度更高,同时保持了一定的韧性,不易脆裂。

    nbsp他们甚至试验了在甲片表面进行“发蓝”处理(高温氧化形成致密氧化膜),增强防锈能力。

    nbsp格物组则通过大量测试,找到了麻布层数、胶漆浓度与防护性能之间的最佳平衡点,确定了标准配方

第922章 鹞甲初成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