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军工霸主从1985开始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89章 麦道不讲道理,不能怪咱不讲武德了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nbsp当听完王立新转述的刘威铭的“方法”后,曹副总整个人的表情都变得复杂起来。

    nbsp“我觉得方法可行,对方既然不讲道理,咱们也没必要跟他们客气。只要有运10的核心设计团队的名单找人去跟他们私下谈就行了。何况,明面上又不是咱们的人去谈。”

    nbsp“行,这事你看安排谁去?”

    nbsp曹副总虽然觉得刘威铭的提议实在是不讲武德,可运10生产线已经被麦道以要建设MD82飞机生产线为由给拆了。

    nbsp除了当初被拯救的核心资料,其他的资料也都没了。

    nbspMD82的生产,关键核心零部件都是从国外运回来的,国内只负责安装,这就导致整个运10的配套系统也处于崩溃的边缘。

    nbsp设计团队已经有人被调离。

    nbsp调到其他单位的人,可以直接一纸调令调到蓉城。

    nbsp唯一就剩下留在沪市大飞机厂5703里的核心设计人员。

    nbsp“对了,这事要不要跟民航那边打个招呼?”

    nbsp王立新走了两步,停住脚步,扭头问道。

    nbsp“打什么招呼?不放人,麦道能做多少主?到现在他们还指望麦道真的通过合作把先进的技术转让给国内呢!”

    nbsp一说到民航总局,曹副总就来气。

    nbsp按刘威铭的说法,民航总局不接受运10没有任何错——运10的设计方面问题不大,可生产工艺就有着很大问题:整个飞机最重要的机翼大梁跟中央翼盒框梁,本应一次锻造成型。

    nbsp国内只有3万吨的模锻机,在73年第三次试车成功,77年才锻造出运8所需的铝合金框架。

    nbsp而运10是110吨级的大飞机,大梁跟中央翼盒框梁需要至少4万吨以上的大压机一次锻压成型。

    nbsp装备不够,运10的大梁采用了铆接工艺,中央翼盒框梁则是分成几部分压制,最后焊接。

    nbsp军用,在战时能造出来就行。

    nbsp民用可不行!

    nbsp尤其是这年头的中国,坐飞机都是有级别限制的!

    nbsp谁敢冒险?

    nbsp“他们也希望通过合作能引进国外最先进的航空制造技术。”

    nbsp王立新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nbsp事情已经如此,说什么都没用了。

    nbsp“不用给他们打招呼。等人都到了蓉城,再给他们打招呼吧。”

    nbsp曹副总沉默了片刻,才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nbsp于是,王立新立即就去安排。

    nbsp······

    nbsp又到了下班时间。

    nbsp作为原运10副总设计师的程不时,没有回家,而是去了所长办公室。

    nbsp运10下马已经两年多了。

    nbsp麦道的首架飞机已经于86年4月1日投入生产,而这个日子,是西方的愚人节。

    nbsp仅仅一年时间,第一架麦道82就完成总装,并且在7月2日完成首飞。

    nbsp前不久,麦道82已经取得了美国的适航许可。

    nbsp程副总跟其他710所众多技术人员一样,被留在这里,说是让他们学习美帝大飞机的设计制造经验,可从达成合作协议后,中国的设计人员根本就接触不到MD82飞机的核心技术!

    nbsp之所以在一年就完成总装,不只是麦道从美国调来的工程技术人员,更因为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从美国运过来的。

    nbsp总设计师马凤山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。

    nbsp86年他率国内航空工业设计骨干赴美参加美、中、欧洲航空工业企业联合开展的高涵道比(桨扇)技术准备项目,要不是身体原因,现在还没回国。

    nbsp“所长,这样下去不行啊!今天我又找了张镇中,他说MD82属于成熟设计,不需要修改,让我们先配合着生产一线抓好质量问题,等到后续的MD90的合作……”

    nbsp程副总苦着脸说道。 第189章 麦道不讲道理,不能怪咱不讲武德了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