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手握金手指,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355章 公孙家族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北上,行至险渎城外三十里处,斥候来报,卑衍已在城外布下长蛇阵,阵前挖设三道深壕,壕沟后列满弓弩手,意图阻拦汉军。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nbsp贾诩在军帐中看过斥候绘制的阵图,笑道:“卑衍只会照搬古法,长蛇阵虽长,却首尾难顾。可令田豫袭其阵尾,张合攻其阵首,文远将军则攻其阵中,三路齐发,必破此阵。”

    nbsp午时,汉军发起进攻。

    nbsp田豫的幽州突骑善使马弓,绕至阵尾后,箭雨如注,射杀阵尾的弓弩手。

    nbsp张合率骑兵直冲阵首,铁蹄踏过壕沟,将阵首的步兵冲得七零八落。张辽所率将士推着冲车撞向阵中,撕开一道缺口。

    nbsp卑衍见状,急忙调阵中兵力支援首尾,却被汉军趁虚而入,阵形大乱。卑衍率残部逃往襄平,险渎城不攻自破。

    nbsp而渤海之上,甘宁、吕蒙的水师已驶入辽东湾。

    nbsp水师靠近沓津,甘宁亲率两百精锐水手,乘小舟率先登岸,摸掉岸边哨兵后,打开了沓津的城门。后续步兵蜂拥而入,一举夺取了城中粮仓,消息传到襄平,公孙康麾下守军更加人心惶惶。

    nbsp公孙康这才明白,自己已经陷入汉军的水陆夹击之中。

    nbsp张辽的大军势如破竹,很快就攻到了襄平城下。

    nbsp这天夜里,贾诩指着城头对张辽说:“看,守军换防比平日频繁,必是军心不稳。”

    nbsp张辽会意,当即下令:“传令下去,明日拂晓攻城。”

    nbsp天刚蒙蒙亮,汉军就发起了总攻。九霄雷骑的冲锋震得大地都在颤抖。城头的辽东军还没反应过来,甘宁的水师已经从背后登陆,火光冲天而起。

    nbsp不到半日,襄平城破。

    nbsp公孙康被五花大绑押到张辽、贾诩等众将面前时,还在不住地发抖,“饶命……饶命……”

    nbsp张辽目光冷冽地瞥了他一眼,转头问贾诩:“文和先生,此人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nbsp贾诩淡淡道:“不急。陛下已传令,不日将亲至辽东。届时,再听候发落。”

    nbsp张辽点头,挥手道:“先关起来,严加看守。”

    nbsp士兵们立刻架起公孙康,拖了下去。

    nbsp甘宁走过来,咧嘴一笑:“这厮吓得都快尿裤子了,哪还有半点他爹的威风?”

    nbsp贾诩微微摇头:“公孙度在辽东经营多年,虽死,余威尚在。陛下亲临,正是要彻底收服辽东人心。”

    nbsp张辽赞同道:“军师所言极是。我等先安抚城中百姓,整顿防务,静候陛下驾临。”

    nbsp与此同时,田豫前往辽东各郡传檄,告知公孙康被俘、辽东归汉的消息,劝降残余守军。不到三日,玄菟、乐浪等郡的守将纷纷献城,辽东全境彻底纳入启朝版图。

    nbsp八月,王镜御驾抵达襄平城。

    nbsp辽东初定,百废待兴。如何治理这片新归附的疆土,是当务之急。王镜召集众臣商议,最终定下数策,既要彻底消除公孙氏的影响,又要让辽东真正融入朝廷体系,成为稳固的北方屏障。

    nbsp公孙康被押至王镜面前,跪伏请罪。王镜冷眼审视片刻,缓缓开口:“公孙氏割据辽东多年,僭越称尊,本应诛灭全族。念你主动投降,免你一死,贬为庶人,流放千里,终生不得返回辽东。”

    nbsp公孙康浑身颤抖,连连叩首:“谢陛下不杀之恩!”

    nbsp清算公孙氏亲信,诛杀顽固派,凡曾率军抵抗的将领,一律处斩,以儆效尤。

    nbsp招降可用者,熟悉辽东地理、民政的文官,如阳仪等人,经考察后纳入朝廷体系,授以官职。

    nbsp废除公孙度自封的辽东侯平州牧等伪爵位,恢复汉制官职。销毁公孙氏印信、碑文,抹除其统治痕迹,彻底消除割据象征。

    nbsp设辽东都护府,军政一体,都护由田豫担任,统领驻军,震慑胡人,防备叛乱。

    nbsp提拔清廉名士管宁、邴原等人,推行新政,安抚民心。刺史府下设户曹、兵曹、仓曹,分别负责户籍统计、兵役征发、粮草储备,实行中原行政体系。

    nbsp下令修复战国时期燕国遗留的辽东段长城,增设烽燧,加强预警,防止鲜卑、高句丽南下侵扰。调派中原军户定居辽东,既充实边防,又促进农耕。

    nbsp水师建设同样被提上日程。王镜命甘宁暂留辽东,以沓津为基地,组建辽东水师。

    nbsp征调原公孙氏的战船,再从青州水师调拨十艘楼船,配备火攻器械与弓弩手。

    nbsp水师负责巡逻渤海海域,防止高句丽从海路袭扰,威慑朝鲜半岛,同时探索通往日本列岛的新航线,打通辽东至朝鲜、日本的商路,可发展海贸,增加朝廷税收。

    nbsp文化上,在襄平、玄菟等郡城设立辽东官学,征召中原学士担任教官,教授经典。

    nbsp规定公孙氏旧部子弟、辽东士族子弟必须入学,成绩优异者可推荐至京城太学深造,培养一批亲汉、知汉的本地官僚。同时对平民子弟开放入学名额,减免学费,吸引更多人接触中原文化。

    nbsp改革风俗,推行汉制。官员必须着汉制朝服,平民逐步推行,淡化胡风。推广汉语,公文、教育一律使用汉字,削弱辽东本土语言影响。

    nbsp自此,辽东这一战略要地真正成为朝廷之土,再无割据之忧。而王镜的统治,也因这一系列举措,更加稳固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355章 公孙家族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