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各种小说贩卖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21章 砚碎、峥折、九不归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平州城的早春,寒气依旧料峭,像是前清遗老们僵而不死的梦,不肯轻易散去。

    nbsp灰蒙蒙的天压着青灰色的屋瓦,几缕稀薄的炊烟挣扎着升起,旋即被呼啸而过的北风扯碎。

    nbsp街面上,黄土混着残雪,被各式各样的脚踩得泥泞不堪,穿着破旧棉鞋匆匆奔走的百姓、蹬着崭新马靴横冲直撞的大兵、还有马蹄铁踏过留下的深深印记。

    nbsp这就是民国了。招牌换了些,皇帝没了,可压在头顶的天,似乎并没亮堂多少。城头变幻的大王旗,从“龙”换成了“帅”,厮杀的刀枪却更利了,征税的名目也更杂了。

    nbsp平州督军赵承业,便是如今这北地十几县的天。

    nbsp城东,原本是前清达官显贵聚居之地,如今虽显寥落,却还勉强维系着几分体面。

    nbsp一栋门楣高悬“沈宅”匾额的宅院前,两尊石狮子沉默地蹲守着,只是朱漆大门上的铜环,已不如往年光亮,门槛角落也积了少许未能及时清扫的尘土。

    nbsp书房内,暖炉烧得正旺,驱散了些许寒意。

    nbsp沈砚之临窗而立,身着一件半旧的月白色长衫,身形清瘦,眉目间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清朗与温和。

    nbsp他手中捧着一卷《资治通鉴》,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,而是望着窗外庭中一株枯寂的老石榴树。

    nbsp“少爷,天冷,仔细站着风口着了凉。”老仆沈福端着一杯热茶进来,轻声提醒。

    nbsp沈砚之回过神,接过茶盏,指尖传来一丝暖意:“福伯,无妨。只是看这天地萧索,想起书中所言‘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。如今这光景,又算得什么?”

    nbsp沈福叹了口气:“少爷就是心善,总想着这些。如今虽是乱世,咱家老爷清廉自守,闭门谢客,总能求得一份安稳。您还是多保重身子,学问文章总是要紧的。”

    nbsp沈砚之微微颔首,却不置可否。他曾坚信文能载道,笔墨可安天下。

    nbsp可如今道在何方?天下又安在?父亲沈文渊,前清翰林,学问人品皆为人称道,如今却只能称病在家,对着满架诗书空叹时局。

    nbsp这世道,文章似乎敌不过枪杆子了。

    nbsp他呷了口茶,温热的液体滑入喉中,却化不开胸中那点郁结。

    nbsp与此同时,平州城西的督军府门前,却是另一番景象。

    nbsp黑漆大门洞开,岗哨林立,士兵们荷枪实弹,眼神锐利,军装笔挺,透着一股生杀予夺的冷硬气息。

    nbsp一辆黑色汽车呼啸着驶来,戛然停住。

    nbsp车门打开,先踏出一双锃亮的军靴,随即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钻出车厢。陆峥年穿着一身黄呢军装,肩章上的少将星徽在阴沉的天色下依旧醒目。

    nbsp他面容冷峻,线条硬朗,一双眼睛黑沉沉的,看不出什么情绪,只余下经年军旅淬炼出的果决与威严。

    nbsp“立正!”卫兵高声喝道,枪械碰撞发出整齐的脆响。

    nbsp陆峥年略一颔首,大步流星地走入督军府。他所过之处,士兵无不屏息垂目。

    nbsp谁都知道,这位陆少将出身寒微,是靠着实打实的军功,从尸山血海里一步步爬到今天这个位置,是督军赵承业麾下最锋利的刀。

    nbsp他刚从城外军营回来,汇报新一轮的征兵和防务情况。

    nbsp乱世之中,有兵才有权,赵督军深谙此道。陆峥年高效地处理着军务,指令清晰,语气冷冽,不带丝毫冗余的感情。

    nbsp而在城北的闹市街区,气味和声音都混杂得多。小贩的叫卖声、拉洋车的吆喝声、茶馆里的喧哗声、还有不知哪里传来的几声枪响,交织成一曲混乱的市井交响。

    nbsp一个穿着藏青色短打棉袄、身形灵活得像泥鳅一样的青年

第521章 砚碎、峥折、九不归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