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184集:内部培训积极开展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老陈手里那张纸还没放下,刘好仃已经走到B线控制台前。他接过参数表,手指在屏幕上滑动,调出过去三小时的温控曲线。老陈站在旁边,眉头还是没松开:“系统说能接单,可我看了两眼,总觉得这斜率不对劲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没急着回答,而是把曲线放大,指着一个微微上扬的波段:“你看这儿,升温速率比标准快了分钟,肉眼看不出,机器却记下了。老李昨天也是在这儿,说‘手感不对,结果一查,传感器有灰尘。”

    nbsp老陈一愣:“所以他不是瞎猜?”

    nbsp“不是。”刘好仃把图截下来,发到内部培训群,附了一句:“明早九点,B线实操区,第一课——‘看得见的温度,摸得着的手感。主讲:老李。”

    nbsp消息发出去不到五分钟,群里冒出一串“收到”,还有人回了个“师傅终于要开山门了”。

    nbsp第二天一早,老李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站在炉前,手里捏着一根测温枪,像捏着一根不听话的筷子。“我不讲课。”他一开口就摆手,“我就是干活的,哪会讲?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递上一杯热茶:“没人让你讲,咱们就当是带徒弟练手。你调,他们看,有问题当场问。你答不上来,咱们一起查。”

    nbsp老李哼了一声:“那要是他们听不懂呢?”

    nbsp“听不懂才要听。”刘好仃把手机架在三脚架上,“你干了三十年,一眼看出问题,可不能指望每个人都长你这双眼睛。你不说,经验就跟着下班打卡一起走了。”

    nbsp老李沉默片刻,终于点头。两名夜班员工站到操作台前,屏息看着他一步步调整风阀、核对曲线。老李边调边念叨:“炉温上来不能急,急了表面平,里面藏着应力。你看这曲线,平得过分,反而要小心——玻璃又不是面条,拉得越直越好。”

    nbsp有个年轻工友忍不住问:“那系统报警为啥没响?”

    nbsp“因为它算的是数值,不是脾气。”老李咧嘴一笑,“玻璃有脾气,你得哄。系统是医生,开化验单;我们是老伴儿,知道它昨晚没睡好。”

    nbsp笑声在车间里荡开。刘好仃按下录制键,屏幕上跳出“开始记录:工艺手感模块01”。

    nbsp小林的PPT做了一整晚,满屏都是“逻辑树”“响应阈值”“异常传播路径”。他站在投影前试讲,刚念完标题《系统报警代码解析》,底下就有人打哈欠。

    nbsp“037号报警,触发条件为入口温差连续三秒超过小林继续念。

    nbsp“停!”刘好仃举手,“你讲的是系统说明书,不是人话。”

    nbsp“那咋讲?”小林挠头。

    nbsp“你想想,老李要是听见‘037,他会做什么?”

    nbsp小林愣住,随即反应过来:“他会先看玻璃有没有雾,再摸风阀热不热,然后……打电话给我。”

    nbsp“对。”刘好仃打开老李和小周那天的操作录像,“你看,他没看代码,但他知道‘温差大了,玻璃要裂。你要教的不是代码,是‘听见警报后第一步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nbsp他提笔在白板上写:

    nbsp“037=退火炉入口温差超限,

    nbsp可能裂片,

    nbsp建议查传感器或调风阀。”

    nbsp底下有人念出声:“这不就跟顺口溜一样?”

    nbsp“对,就要这么简单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报警不是考试,是求救。你得让人一听就明白,往哪跑,找谁,带啥工具。”

    nbsp小林重做讲稿,删掉所有术语,改成三句话一套的“报警响应口诀”。第二天试讲,现场热闹起来。

    nbsp“052呢?”

    nbsp“052=冷却风压不足,可能变形,建议清滤网或启备用风机。”

    nbsp“108?”

    nbsp“108=排产冲突,可能撞单,建议协调前后工序,或者……找刘师傅签字特批。”

    nbsp最后一句引得哄堂大笑。小林趁热打铁,邀请老李上台:“您来听,我说得对不对?要是您听见037,真会去摸风阀吗?”

    nbsp老李点头:“摸,还得蹲下去听有没有哨音——漏风会有哨音。”

    nbsp“那这口诀要不要加一句‘听风声?”

    nbsp“加!”底下齐声喊。

    nbsp小林在白板上补上:“第四步:蹲下听风,有哨音必漏。”他回头一笑:“这课,算不算‘技术翻译+经验认证双师授课?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举起手机:“算,而且得记入培训档案。”

    nbsp阿珍把七张能力缺口表摊在桌上,剪成小块,像

第1184集:内部培训积极开展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