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195集:创新激励机制建立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晨光斜照在B线维修角的展板上,塑料封皮微微反光。挂钩依旧空着,像一根没挂东西的衣架,孤零零地钉在公告栏右下角。刘好仃路过时脚步没停,但眼角扫了一眼——那块“微创新投入与反馈台账”已经贴了十五天,数据每天更新,没人再质疑它是不是“瞎折腾”。

    nbsp可光记账不认人,总归少了点什么。

    nbsp当晚七点,车间工具间临时腾出半间当会议室。小林抱着笔记本,阿珍拎着茶杯,小陈蹲在门口换鞋,三人几乎同时抬头,看见刘好仃正用粉笔在白板上写三个字:奖、励、法。

    nbsp“十三天,省了三千八,工时折算还能再加半个小项目。”他转过身,“钱进了厂账,咱们没多拿一分。可要是没人认这事儿是‘改出来的,下回谁还愿意动手?”

    nbsp小林翻着台账,嘀咕:“要发钱?财务科能批?”

    nbsp“不走财务。”刘好仃从包里抽出一张手写表,“用节省资金的10%反哺奖励,车间内部记账,月结兑现。钱不多,但得让干活的人知道——你省的,就是你赚的。”

    nbsp阿珍皱眉:“可谁算得清谁贡献大?小陈装传感器是关键,可要不是老李把巡检记录抄上来,咱们哪知道问题反复了七回?”

    nbsp“所以不能一个人说了算。”刘好仃把展板挂钩摘下来,挂在白板旁边,“挂上去的东西,得大家点头才算数。”

    nbsp小林抬头:“那怎么评?投票?容易拉帮结派。”

    nbsp“打分。”刘好仃写下三行字:

    nbsp贡献值——省了多少钱,省了多少工时。

    nbsp影响力——影响几条线,持续几天有效。

    nbsp可推广性——别的班能不能照着做。

    nbsp“每项满分五分,取平均。申报人填简表,评审小组匿名打分,每月轮换三人,你、我、阿珍先上。”

    nbsp小陈挠头:“那我要是觉得打低了呢?”

    nbsp“查原始数据。”刘好仃指了指台账,“钱花哪儿了,表记哪儿了,视频有没有拍,方法留没留——数据说话,不看脸。”

    nbsp阿珍笑了:“你还真把创新当考试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考试好啊,”刘好仃也笑,“分数低不丢人,没报名才可惜。”

    nbsp会议散得早,没人拍胸脯保证,但也没人摇头反对。第二天一早,刘好仃把《微创新成果申报表》打印了十份,钉在车间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。表格下方加了行小字:“首次申报截止:本周五下班前。”

    nbsp没人当场去撕,也没人立刻填写。

    nbsp第三天,小林悄悄交来一份表,申报的是他优化应力仪校准流程的事。刘好仃没看内容,先问:“署名吗?”

    nbsp“署。”小林挺直腰,“我调了三次参数,现在每次省18分钟,一个月能腾出两个工时。”

    nbsp“好。”刘好仃收下表,放进一个牛皮纸袋,封口写上“评审专用”。

    nbsp第四天,阿珍在台账旁贴出一张评分说明,用红笔圈出三项标准,又画了个简易流程图:申报→登记→评审→公示→兑现。底下备注:“所有

第1195集:创新激励机制建立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