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327集:制定新机遇开发计划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拾音器上的那道细痕在电脑屏幕上被放大了三倍,像一道干涸的河床横亘在金属表面。刘好仃没说话,只是把照片拖进新建文件夹,命名为“待解决项01:耐久性验证”。王浩凑过来瞄了一眼,刚想开口,就被他抬手拦住。

    nbsp“先不急着叫人。”刘好仃点了点鼠标,把铁岭电工厂的产线图纸调出来,“咱们现在不是在想‘能不能,是在定‘怎么干。”

    nbsp林晓彤抱着笔记本坐下,屏幕刚亮就冒出一句:“那项目名到底叫啥?我昨晚搜了‘声控防爆,结果跳出来一堆厨房油烟机广告。”

    nbsp“叫‘玻语者太玄,叫‘防爆音控又像保险推销。”王浩翻着草稿,“要不干脆叫‘听玻璃说话?反正你们都说土点好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笑了:“那客户一听,还以为咱们厂改行说单口相声了。”他顿了顿,“名字得两头通——老师傅听得懂,批预算的领导看着不觉得是瞎胡闹。叫‘声诊像体检,不吓人,还能升级。”

    nbsp林晓彤敲下标题,嘴里念叨:“工业声诊系统开发筹备会……听着还真像那么回事。”

    nbsp“那就从三个事开始。”刘好仃站起来,在白板上画出三个框,“路线、资源、时间。先定路,再找车,最后看油够不够。”

    nbsp王浩立刻接话:“算法得迭代,不然识别率上不去。我建议直接上轻量级神经网络,跑边缘计算。”

    nbsp“你那是终点线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咱们现在连起跑线在哪都不清楚。铁岭那厂的切割机跟咱们的不是一个脾气,振动频率差着一截,传感器装上去可能连心跳都听错。”

    nbsp他指着图纸上的传动箱位置:“第一阶段,先把硬件做成‘万能插头——不管啥机器,接上就能用。封装防水、防尘、抗震动,接口统一,线缆标准化。三十天,搞定。”

    nbsp林晓彤记下:“阶段一:硬件适配打基础。”

    nbsp“第二阶段建声纹库。”刘好仃继续,“不是为了聪明,是为了认人。每种设备、每种工艺段,声音特征不一样。咱们先录,不分昼夜,把常见工况的声音样本攒够。六十天。”

    nbsp“第三阶段才轮到你发挥。”他看向王浩,“做个判断逻辑,不用多智能,能分清‘正常响和‘要出事就行。九十天内出原型。”

    nbsp王浩有点不甘心:“这节奏是不是太慢了?”

    nbsp“快是捷径,也是坑。”刘好仃打开手机相册,翻出几张老照片——九十年代厂里引进第一条自动线时的调试记录,“当年咱们装进口设备,外方工程师说‘三个月调好,结果半年没顺。为啥?光想着让机器听话,没听懂机器的话。”

    nbsp屋里安静了几秒,林晓彤忽然笑出声:“所以咱们这是反过来,先学会听,再教它说。”

    nbsp“对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圈住三个阶段,“先能装,再能用,最后才谈得上聪明。”

    nbsp王浩点头,打开表格开始列资源清单。没一会儿,眉头就皱了起来:“频谱仪得用,每周至少两天。可质检科排满了,最快也得等三周后。”

  &nb

第1327集:制定新机遇开发计划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