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366集:再施改进优化计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小李把仿真软件的进度条拉到终点,结果刚跳出数据图表,手机就响了。是系统自动推送的测试警报——刚部署进原型机的v0.4模型,风扇启停节奏和预测曲线对不上,偏差电流波动卡在±7.3%,离目标还差一截。

    nbsp他盯着屏幕看了三秒,手指一划,调出主控日志。芯片响应滞后,实测动作总比指令慢半拍。仿真里没这问题,现实里却卡得死死的。他咬了下嘴角,把模型参数往前提了加了个补偿系数,重新编译固件,顺手发到烧录队列。

    nbsp“补丁发了,等下一台。”他对着空气说了一句,其实没人问。

    nbsp走廊那头传来脚步声,小赵抱着一摞测试记录本走过来,外套搭在手臂上,领口有点汗湿。她一眼看到小李屏幕上那条歪掉的波形,挑了下眉:“模型撞墙了?”

    nbsp“硬件拖后腿。”小李头也不抬,“仿真跑得好好的,一上真机就慢半拍。”

    nbsp“你那模型是按理想世界跑的。”小赵把本子往桌上一放,“我们这边也撞墙了。第二批涂层厚度不均,三台机子里一台在48℃高湿下局部过热,温差7.2℃。”

    nbsp“喷嘴堵了?”小李问。

    nbsp“嗯,材料组刚回的邮件。”她翻开记录,“我让停了自动喷涂,改手喷补一层,关键散热区加红外仪盯着,现在三台机子温差压到±1.5℃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你这算精细活。”小李看了眼时间,“我这边补丁十分钟就能烧进去,再测一轮。”

    nbsp“测完叫一声,我要看温升曲线。”小赵说完转身就走,走了两步又回头,“别把风扇逻辑调太狠,电源模块最近有点神经质。”

    nbsp小李没应声,手指已经在改下一组参数。

    nbsp中午饭点,食堂人不多。老周端着餐盘过来,坐下第一句就是:“电源模块刚才睡着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啥?”小李筷子停在半空。

    nbsp“你那边风扇提前缓启,转速一直低,电源以为没人用,直接休眠,系统重启一次。”老周夹了口菜,“我查了日志,负载太低,触发保护了。”

    nbsp小李皱眉:“这玩意儿还挺娇气。”

    nbsp“不是娇气,是没跟上节奏。”老周嚼着饭,“你让风扇慢下来,它就以为清场了。得给它点动静,别让它关机。”

    nbsp“你是说……让它以为还有人?”小李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nbsp“对。”老周点头,“我写了个脚本,让风扇在低速时微幅波动,像呼吸一样,电源就不敢睡。”

    nbsp“你这招损的。”小李笑了,“但有用就行。”

    nbsp两人吃完回工位,老周直接连上主控,烧录脚本。小李也把新固件推了上去。两人盯着同一台原型机,看风扇缓缓启动,电流曲线平稳爬升,没再跳闸。

    nbsp“稳住了。”老周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nbsp“再跑四小时。”小李盯着实时数据,“看看能不能一直撑住。”

    nbsp下午两点,刘好仃从车间转完一圈,停在实验台前。小李正盯着双线图,算法预测线和实测响应线终于贴得近了。小赵在旁边核对热像图,三台机子的温度分布均匀,没再出现局部红点。

    nbsp“怎么样?”刘好仃问。

    nbsp“模型调顺了。”小李说,“补偿系数加上去,风扇节奏基本跟上了。电流波动现在压到±5.8%,还差一点。”

    nbsp“涂层也稳了。”小赵接话,“手动补喷后,温差控制住了。导热效率提升13.6%,成本没超。”

    nbsp

第1366集:再施改进优化计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