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376集:测试结果再分析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;   nbsp小吴低头翻数据,忽然说:“其实报警那四小时,电机温升确实偏高,但没恶化。如果按国标,早该停机了。咱们这么跑下来,算是超规操作。”

    nbsp“可张师傅的灶台也超规。”刘好仃说,“煤气罐挨着墙,风扇贴着油烟机装,散热比咱们这还差。他天天这么用,咱们要是连这都扛不住,还谈什么改进?”

    nbsp小李插话:“那报告里要不要提‘超规运行?”

    nbsp“提。”刘好仃说,“但不说‘超规,说‘模拟真实使用环境。客户不是在实验室做饭,是在烟火里过日子。咱们测的不是机器,是它能不能活在那口灶台边。”

    nbsp老陈合上本子:“那结论怎么写?说改好了?还是说还能再改?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没马上答。他走到窗边,把测试日志从头翻到尾。最后一页是空白的,只贴着五条原话的复印件。他盯着看了会儿,走回桌前。

    nbsp“第一句写:‘通过七十二小时极限工况测试,所有客户反馈问题均完成闭环验证。”

    nbsp“最后一句写:‘机器未在测试中停机,客户原话未在改进中失真。”

    nbsp“中间数据,一条不少,一条不夸。报警写了,温升写了,效率提升也写了,但不写‘大幅提升,只写‘从4.2秒降至
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    nbsp小李问:“那缺点呢?比如卡扣边缘还是有点挂手?”

    nbsp“写。”刘好仃说,“但不是写‘存在缺陷,是写‘第十次装配时,操作员食指被外壳边缘刮擦,建议增加导向斜面。这是事实,不是检讨。”

    nbsp老陈叹了口气:“你这是把报告写成日记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本来就是日记。”刘好仃说,“咱们这七十二小时,不是在做测试,是在过别人的日子。张师傅的早市,王阿姨的灶台,都是活法。咱们改机器,其实是学怎么听懂别人的日子。”

    nbsp小吴忽然抬头:“那以后每回都这么分析?”

    nbsp“当然。”刘好仃把白板上的纸一张张取下来,重新排顺序,“以后每条客户原话,都得有对应的测试场景、数据记录、改进动作。咱们不靠感觉改,靠人话推。”

    nbsp小李看着他把纸贴回去,忽然说:“可‘quiet这个词,咱们一直留着,是不是有点……”

    nbsp“留着。”刘好仃打断,“不是因为对,是因为他们说了。咱们听懂了,就得认账。”

    nbsp老陈低头在报告上敲字,一行行往外打。打印机嗡嗡响起来,第一张纸缓缓吐出。刘好仃走过去,拿起那页,看了看。

    nbsp标题是:“七十二小时极限测试评估报告”。

    nbsp第一段写着:“通过七十二小时极限工况测试,所有客户反馈问题均完成闭环验证。”

    nbsp他没再改,只是在页脚加了一行小字:

    nbsp“客户说的每一句话,都是出厂标准。”

    nbsp打印机继续吐着纸,第二页是数据汇总,第三页是测试录像截图,第四页是原话对照表。刘好仃站在旁边,看着纸一张张堆高。

    nbsp小吴忽然说:“其实咱们这回,不只是改了机器。”

    nbsp“还改了啥?”老陈问。

    nbsp“改了规矩。”小吴指着报告,“以前是‘按标准生产,现在是‘按人话生产。这玩意儿一出,以后产线上的每一个螺丝,都得听着客户的声音拧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没接话。他拿起最后一张复印件,是那句“我老婆说,这风扇像老伴,平时nbspquiet,急了也吼”。他盯着看了会儿,把“quiet”两个字用红笔圈了起来。

    nbsp“这词留着。”他说,“不是因为它对,是因为它真。”

    nbsp他把笔帽合上,轻轻放在报告最上面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1376集:测试结果再分析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