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429集:再评改进优化效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核。系统没放行,直接标黄进库。十分钟后,老张登录,确认高危,打标,归档。”

    nbsp“全程七分钟。”小李说,“比人工全检快一半。”

    nbsp“关键是,它知道自己拿不准。”刘好仃说,“以前是硬判,现在是认怂。认怂比硬扛靠谱。”

    nbsp老张忽然笑了:“我带徒弟那会儿,总说‘看不出就别瞎说。现在倒好,教AI学会闭嘴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它不是闭嘴。”小李纠正,“是学会举手了。”

    nbsp三人静了片刻。报告静静躺在共享目录里,标题清晰,数据完整,结论明确。

    nbsp“接下来呢?”小李问。

    nbsp“再跑三天。”刘好仃说,“看看数据是不是还能稳住。如果连续七十二小时预警率不掉,漏检率不反弹,咱们就真能松口气。”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老张站起身,拍了拍裤子:“我去车间转转。看看人跟机器,配合得顺不顺。”

    nbsp门关上后,小李低声问:“您真觉得它现在‘敢下嘴了?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没直接回答,而是调出001号图的最新一次测试记录。同一张边缘带泡的裂纹图,三次运行结果如下:

    nbsp第一次:“检测到边缘微裂,置信度81%。”

    nbsp第二次:“检测到边缘微裂,置信度79%。”

    nbsp第三次:“检测到边缘微裂,置信度83%,建议人工复核。”

    nbsp系统没有放行,但也没有犹豫。三次结果高度一致,只是依然选择上报。

    nbsp刘好仃指着屏幕:“它现在不是不敢下嘴,是知道嘴下的是大事,得喊人一起看。”

    nbsp小李点点头,正要说话,刘好仃忽然抬手。

    nbsp“等等。”

    nbsp他放大第三次运行的热力图。模型聚焦的区域,和人工标注的裂纹走向几乎完全重合,但在裂纹末端,有一小块区域,颜色略浅。

    nbsp“这儿。”刘好仃用笔尖点着,“它盯得准,但尾端信心不足。”

    nbsp小李立刻调出参数记录:“最后一次训练,边缘断裂样本只加了三十七张,其中带末端分叉的,只有八张。”

    nbsp“不够。”刘好仃说,“它认得清开头,但对‘收尾还不熟。”

    nbsp“那怎么办?”

    nbsp“再补数据。”刘好仃合上显示器,“让老张翻翻老图库,专找那种裂到一半突然分叉的,我们再喂它一顿。”

    nbsp小李打开新文件夹,命名:“边缘断裂末端专项训练集——待采集”。

    nbsp刘好仃起身,走到窗边。楼下B线的传送带正匀速前进,机械臂精准抓取,检测灯绿光频闪。每一块玻璃通过时,系统都会快速扫描,大多数直接放行,少数被拦下,贴上黄标,送往复核台。

    nbsp一个质检员拿起放大镜,对着一块玻璃边缘看了几秒,点头,挥手放行。

    nbsp刘好仃看了会儿,转身说:“不是机器变聪明了,是咱们让它学会了‘不知道的时候别装知道。”

    nbsp小李把新任务记进待办清单,抬头问:“那它什么时候才算真‘会了?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刚要开口,手机震了一下。是系统后台的自动提醒:

    nbsp“模糊案例库新增条目:138,图像IDG7721,三次识别结果一致,均标记‘高风险边缘裂,置信度平均82.3%,已触发人工复核流程。”

    nbsp他点开图。一块普通磨砂玻璃,边缘一道细纹,弯弯曲曲,像冬天窗上的冰裂。但裂纹末端,分出两道极细的叉,像树根扎进土里。

    nbsp老张的手写批注已经附在旁边:“典型疲劳扩展,三个月内必爆。留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把手机转过去,小李看了一眼,笑了。

    nbsp“它这次,自己先认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喜欢。

第1429集:再评改进优化效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