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505集:新策效果长观察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bsp;   nbsp“看,但得看明白。”刘好仃转向小李,“在系统日志里加个字段,每次用‘熟手版,自动记下操作员ID和时间戳,确保能追溯。”

    nbsp“这不就是留证据吗?”小李问。

    nbsp“是给操作员底气。”刘好仃说,“出了事,责任在人,不在键。但得让他们知道这底气在哪儿。”

    nbsp三天后,班组长回访了三家客户,带回三句“挺好用”。

    nbsp刘好仃听完,问:“他们说这话时,手在干嘛?”

    nbsp“呃……有的擦设备,有的看表,还有一个在喂鱼。”

    nbsp“没一句是盯着你说的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真觉得好用的人,说话时眼睛是亮的,手会不自觉比划。这三句,都是礼貌。”

    nbsp班组长不服:“可人家确实用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用和信,是两码事。”刘好仃说,“再去,别问‘好不好用,问‘你怕不怕用。”
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    nbsp班组长去了东莞一家厂。回来时,脸是沉的。

    nbsp“我问一个老师傅,他说‘挺好,就是出了问题算谁的。我解释系统可追溯,他说‘可领导不懂啊,一出事先骂操作的。”

    nbsp老黄冷笑:“所以咱们辛辛苦苦做功能,最后卡在甩锅上?”

    nbsp“不是甩锅。”刘好仃说,“是安全感没到位。”

    nbsp他当天写了段话,塞进用户手册更新包,随系统静默推送,没宣传,没提示:

    nbsp“用‘熟手版不是省步骤,是把你的经验存进机器。出了问题,责任在人,不在键。”

    nbsp小李看了说:“这话真能管用?”

    nbsp“不一定。”刘好仃说,“但得有人先说出来。总不能让工人自己替机器背锅。”

    nbsp第二周数据更新,刘好仃带着小李重新看宏远张工的记录。

    nbsp“这周他白天用了两次。”小李指着屏幕,“一次在换模具后,一次在材料批次变更时。”

    nbsp“注意看时间。”刘好仃放大操作流,“换模具那次,他先手动调了一半,发现参数和预设一致,才切回‘熟手版。”

    nbsp“他在验证。”小李明白了,“他不是直接信,是先拿机器对答案。”

    nbsp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信任不是一下子给的,是一次次对上号,慢慢攒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nbsp老黄在旁边嘀咕:“所以咱们现在干的,是给人家当验钞机?”

    nbsp“验钞机也得真能验。”刘好仃说,“假的验不出,真的验不准,都不行。”

    nbsp班组长翻着回访笔记:“还有两个客户,说‘功能是好,就是怕以后升级给弄没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怕变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又写一行,“功能不怕小,不怕慢,就怕没根。咱们得让它长出根来。”

    nbsp小李问:“怎么长?”

    nbsp“不靠吹,不靠推。”刘好仃说,“靠它自己一次次证明——它在,它稳,它懂你。”

    nbsp月底最后一天,刘好仃把所有数据打出来,钉在车间后墙。一张张纸,像一份份病历。

    nbsp小李站在下面看,忽然说:“刘师傅,咱们搞了这么多记录,到底是为了啥?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正往本子上抄一条新反馈:“东莞李工,连续七天开机即用,问‘能不能加个夜间模式。”

    nbsp他头也不抬:“为了等一句话。”

    nbsp“啥话?”

    nbsp“等哪个客户哪天随口说:‘这功能一直都在啊?”他合上本子,“到那天,咱们就知道,它活了。”

    nbsp小李笑了:“那您说,宏远那边还会再打电话来吗?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走到窗边,天快黑了,厂区的灯一盏盏亮起,像一张慢慢铺开的网。

    nbsp“会。”他说,“等他们发现,这功能不是能抄的,是能长的。”

    nbsp他转身,拿起笔,在新本子上写下第一行字:

    nbsp“长期观察日志——第1天。”

    nbsp笔尖划过纸面,发出沙沙声。

    nbsp窗外,一盏灯突然闪了两下,又稳住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1505集:新策效果长观察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