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534集:拓展成果初显现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监控表上的数字停在75小时,温度曲线稳稳地贴着200度横线走了一段,像被谁拿尺子画出来的一样。刘好仃盯着屏幕,手指在控制台上轻轻敲了三下,不多不少,跟平时等炉子出结果的节奏一样。

    nbsp他转身拉开门,走廊的灯还亮着,脚步声没在墙上撞出回音。五分钟后,样品区的白板前站了三个人,手里都抱着东西,没人说话,但眼神都往他身上看。

    nbsp“开始。”刘好仃把记号笔甩给小李,“先说新能源线,一句话,结论是什么?”

    nbsp小李点头,打开平板:“200度持续两小时,形变从0.8毫米回缩到0.5毫米,样品没裂,涂层没起泡,结构完整。”

    nbsp“待决项?”

    nbsp“下一步要不要冲205度?材料数据库显示,超过200度后界面应力可能反弹,但我们没实测过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没接话,走到白板前,在“新能源线”下面写上“耐热性初步验证通过”,又在旁边标了个问号:“205度,试不试?”

    nbsp老黄接过笔:“模拟架三套都装上了,可调支撑点现场调平,误差压到1.2毫米。曲面贴合度比预估好,装得进去。”

    nbsp“问题呢?”

    nbsp“材料换成了加厚铝合金,但连接孔位还是差两毫米,得靠手工修。模具得改,不然批量装不了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点头,在“工具线”栏写下“支撑结构可行,模具需优化”。

    nbsp新人甲翻开笔记本:“医疗线这边,十个高频失效点,六个确认能用现有技术响应。密封槽设计、温控模块嵌入、防结霜涂层三项方案已完成匹配建模,可以打样。”

    nbsp“卡在哪?”

    nbsp“打样得研发部排期,他们下周才有空档。我刚发了对接文档,等回复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在“医疗线”栏写下“方案匹配完成,待打样”。

    nbsp他退后两步,看着白板上的三栏进度,红蓝线交错,像三股绳子拧到了一块。

    nbsp“行。”他拍了下板面,“三条线,都算踩上油门了。但别急着松刹车。”

    nbsp小李刚想笑,听见这话又收住。

    nbsp“0.5毫米是进步,不是终点。”刘好仃调出监控回放,画面里曲线在74小时开始回落,“回缩是好事,可它为啥回?是材料回弹,还是应力转移?没搞明白前,谁也别想着庆祝。”

    nbsp老黄低头看了看自己写的工艺笔记,又塞回口袋。

    nbsp“现在分三件事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“小李,把这75小时的数据打包,重点标出73到75小时的应力变化区间,发到技术群。别光甩图表,写两句话说明趋势判断。”

    nbsp“明白。”

    nbsp“老黄,你那份建议书我批了,但孔位偏差得写进新标准。今天下班前,出一版修订版,标清楚‘修配量和‘允许公差,别让下一批人再拿锉刀现场改。”

    nbsp老黄点头:“我这就去量三套的实装数据,对比一下。”

    nbsp“新人甲,你去找研发部,把打样需求再推一遍。告诉他们,我们不抢排期,但得知道哪天能进炉。他们要问依据,就把这六个可响应项打印出来,一页纸,别啰嗦。”

    nbsp“好。”

    nbsp“散。”刘好仃把笔插回筒里,“活在动,人别停。”

    nbsp小李回实验室的路上,顺手点开数据整理模板。刚输入标题,系统弹出一条提醒:2号炉冷却模块温度异常,预警等级黄色。

    nbsp他脚步一顿,转身往主控室走。

    nbsp刘好仃正站在控制台前,屏幕上跳出的警告框还没关。他没动鼠标,手指在桌沿敲了两下,跟刚才敲白板的节奏不一样,慢一点,重一点。

    nbsp“什么时候开始的?”

    nbsp“十分钟前。”小李指着曲线,“冷却水温波动没超限,但趋势在往上爬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调出维修日志,翻到三个月前的记录:“传感器换过,但没做满负荷测试。当时是夜班换的,记录写‘运行正常,没留数据。”

    nbsp“要不先停炉检查?”

    nbsp“现在停,前面75小时白跑了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通知设备组,让他们带检测仪过来,

第1534集:拓展成果初显现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