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536集:拓展成果再验证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光标点下“确认”两秒后,主控台的三号屏自动弹出倒计时:205℃升温程序启动,预计耗时三十七分钟。

    nbsp刘好仃没动,手指照旧在桌沿敲了三下,节奏平稳,像在给时间打拍子。他盯着屏幕右下角的绿色小字:“环境模拟验证序列已激活”。这是今天的第一步——不是测试,是验证。不是看能不能行,是看在什么条件下还能行。

    nbsp小李抱着记录板从实验室出来,刚走到门口,警报响了。不是刺耳的那种,是低频三连音,医疗线专用提示音。

    nbsp“湿度失控,”小李快步进来,“传感器读数跳到88%,还在往上走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调出日志,画面切到医疗线样品舱。温湿度曲线原本平稳,十分钟前突然抖了一下,像被谁轻轻弹了根橡皮筋。他拖动时间轴,放大异常点,对比前七十二小时数据,皱眉:“不是材料出气,是控制失准。”

    nbsp“换备用组。”他话音落,手已经按在切换键上。

    nbsp系统提示:切换成功。曲线开始回落。

    nbsp“继续。”他说,“别停。”

    nbsp老黄这时候从工具间出来,手里拎着个巴掌大的黑盒子。他站在自动化装配线监控屏前,盯着进度条,眉头拧成“八”字。产线正在跑V1.2标准的模拟装配,流程走完八成,但最后卡了一下——延迟

    nbsp“不是机械问题。”老黄摸着下巴,“通信协议对不上,差半拍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接过他递来的日志,翻到协议版本页,果然,中控系统用的是上周更新的v3.1,而V1.2标准还绑着v2.9。“小问题,大麻烦。”他说,“就像两个人说同一种方言,但一个用普通话标音,一个按土话念。”

    nbsp“加缓冲模块?”老黄问。

    nbsp“加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临时用,先跑完这一轮。数据不能断。”

    nbsp老黄转身回去接线。刘好仃在系统里备注:“通信延迟已介入处理,测试继续。”他没写“原因查明”,也没写“已解决”——他知道,现在不是下结论的时候。

    nbsp新能源线的炉温这时刚好越过203度。小李守在工位,眼睛盯着形变监测图。前六十八小时,回缩曲线平滑对称,像两片慢慢合拢的叶子。可就在刚才,左侧收缩速度突然加快,右侧还慢半拍。

    nbsp“不对劲。”小李低声说。

    nbsp刘好仃走过来,调出模具冷却记录。喷嘴流量数据显示,左侧比右侧少了不算大偏差,但在高温下,足够让应力分布偏移。

    nbsp“不调。”刘好仃说,“把这个偏差记进去,当变量处理。”

    nbsp“可这会影响结果。”

    nbsp“结果不是用来好看的。”刘好仃指了指屏幕,“我们不是在证明它多完美,是在看它能扛住多少不完美。记下来,留着用。”

    nbsp小李点头,新建了个标签:“非对称冷却工况”。他把数据流单独分路,打上时间戳。

    nbsp新人甲这时候从检测间出来,手里拿着一份气密报告。她脚步很轻,但脸上的表情藏不住事。

    nbsp“运输模拟做完,震动测试通过,但低温前检测报警。”她把报告递给刘好仃,“密封圈边缘有微渗,0.03毫米,仪器抓到的。”

    nbsp刘好仃接过报告,翻到原始数据页。气密曲线在震动后出现一个微小凹陷,像被人用针尖轻轻戳了一下。他抬头:“样品有损伤吗?”

    nbsp“外观无异常,涂层完整,结构无变形。”

    nbsp他调出密封圈批次记录,确认材质和工艺无变更。又查了装配日志,压力值、贴合时间都在标准范围内。

    nbsp“标记为‘异常样本。”他说,“不复测,不剔除,继续进低温循环。”

    nbsp“可万一渗漏扩大……”

    nbsp“那就正好。”刘好仃打断她,“我们就是

第1536集:拓展成果再验证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