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北周崛起: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6章 过年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众人相互打趣,气氛很是融洽。

    nbsp和几个信任的臣子私下聚一起,宇文衍从来不摆皇帝的谱。

    nbsp他们也慢慢接受了这种在陛下面前“放肆”的行为。

    nbsp“前辈可是大周栋梁,小言子,明日你去太医署取些人参鹿茸送府上去……”

    nbsp像这种千年难出一个的科技人才,宇文衍是真心希望他能健康长寿。

    nbsp“谢陛下隆恩!”

    nbsp之前,綦毋怀文向他禀报了这两个月来作坊的状况。

    nbsp高炉炼铁和灌钢法的整套流程已试验完毕。

    nbsp已经炼制了数炉,每炉出铁量达到4万斤(25吨)。

    nbsp和他一开始预估的差不多。

    nbsp綦毋怀文改进的灌钢法,使人们摆脱了“百炼钢”一钢难求的困境。

    nbsp现在有了大量优质的生铁,加上后世更为先进的灌钢法,实现钢材自由指日可待。

    nbsp经过不断地尝试,用新型钢铁铸造兵器,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。

    nbsp五把兵器都有样品出来。

    nbsp但是为了能够达到宇文衍描述的终极性能。

    nbsp还得通过大量的性能测试,最终确定打造用料、方法、工序及蘸火介质等。

    nbsp据綦毋怀文讲。

    nbsp在武器铸造方面,他儿子和孙子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。

    nbsp在这五把兵器的铸造中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。

    nbsp老人很是欣慰,没有辜负他当初为他们取名干将,冶子这样的名字。

    nbsp小皇帝也表态了,武器铸造不用着急,务必做到精雕细琢,精益求精。

    nbsp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,那便是要考虑将来量产的可能性。

    nbsp一把两把没什么用,小皇帝要的是能够大批量生产。

    nbsp这样才能广泛装备于军队之中。

    nbsp特别像唐横刀和倭刀这种作为副武器的制式刀。

    nbsp争取所有的将士,甚至是衙役、捕快都能人手一刀。

    nbsp如此一来,单单是制式刀的需求量就得百万计。

    nbsp大周的府兵制还没像隋唐时一样,完全兵农合一。

    nbsp兵源大都还是官员贵族子弟,地主、富农家的男丁,少量自耕农男子。

    nbsp至于佃农和奴婢,根本没有成为府兵的资格。

    nbsp当下和隋唐时相同的是,府兵所用的马匹、武器甲胄等都要自行准备。

    nbsp所以,到时军队就算装备制式刀,也是要军士花钱买的。

    nbsp不过,府兵大多数都是有钱人的子弟,让他们花点钱小皇帝也不会心疼。

    nbsp单单是装备自行解决这一条,就把穷人从军的路给堵死了。

    nbsp随便一把兵器,一套铠甲,一匹战马的支出。

    nbsp对于底层那些成天为了温饱而苦苦挣扎的人来说,那都是高不可攀的数字。

    nbsp……

    nbsp除夕前一天。

    nbsp毕王宇文贤到正阳宫参见小皇帝。

    nbsp“臣参见陛下!”

    nbsp“王叔快快免礼,一家人不用见外。”

    nbsp宇文衍上前拉住他的手拍了拍,以示亲近。

    nbsp“王叔高升,朕还没向你道贺呢。”

    nbsp落座后小皇帝示意毕王喝茶,一边满面春风地笑道。

    nbsp毕王大司空先是被宣帝任命为上柱国,授雍州牧,后又拜为太师。

    nbsp已然成了权位最高的皇室成员。

    nbsp“托陛下洪福,承蒙天元皇帝器重,臣定当为大周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……”

    nbsp话说宇文贤作为大周明帝宇文毓的长子,能够认清形势,摆正心态,本身就需具备高超的智慧。

    nbsp他并不是那种地主家的“傻儿子”。

    nbsp这就使得宣帝重用毕王宇文贤之举,更加让人看不透了。

    nbsp难道他就不怕宇文贤成为第二宇文护吗?

    nbsp其中原委,除了宇文赟本人,恐怕无人知晓。

    nbsp君臣叔侄二人小坐了盏茶功夫。

  &nb

第56章 过年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