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北周崛起: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99章 沤肥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一项政策的推行。

    nbsp可不是发道诏书就行了,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。

    nbsp三省六部制下的各级行政机构。

    nbsp负责官员将会围绕着皇帝的诏令,全力运转起来。

    nbsp诏书颁发后,众臣各自散去。

    nbsp作为朝中重臣。

    nbsp他们必须为小皇帝亲政后,第一个有关国计民生的策令保驾护航。

    nbsp随后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带着墨言,元氏兄弟,微服出宫了。

    nbsp到了国子监,小皇帝直奔“农学馆”。

    nbsp“农学馆”位于一片苍翠古木之中,数十间白墙青瓦的房子掩映其间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命人在此立了一尊贾思勰的雕像。

    nbsp塑像和真人一般高大,目光炯炯,栩栩如生。

    nbsp而他的着作《齐民要术》,便是农学馆的主要研究教材。

    nbsp门前屋后,开垦出了一些试验田地。

    nbsp来年,可以种上一些粟、麦、豆类,或是瓜果蔬菜。

    nbsp这里。

    nbsp便是近两百来位农业相关方面人才的研习之所。

    nbsp还有更大的种植,养殖基地在城外。

    nbsp小皇帝特批了一千亩土地为“农学馆”所用。

    nbsp养殖方面的卜斋,便是他们小组的组长。

    nbsp在城外基地申请了三十亩,用作家禽、牲畜养殖基地。

    nbsp“参见陛下!”

    nbsp有人见到小皇帝后,纷纷上前行礼。

    nbsp“免礼,季明在哪?”

    nbsp“回陛下,他在城外养殖基地,已经好几天没回来了……”

    nbsp宇文衍问的这个人叫贾仲明,字季明,是农学馆的负责人。

    nbsp他自称是贾思勰的旁系侄孙。

    nbsp在研究《齐民要术》上,造诣颇深。

    nbsp《齐民要术》大概成书于四十年前。

    nbsp但这位农学大师已经不在人世。

    nbsp仅仅相差四十来年的时空距离,便与这位农学大佬擦肩而过,实乃憾事。

    nbsp而他这一脉的嫡系子孙,也在战乱中不知所踪。

    nbsp如今,有一位旁系侄孙继承他的遗志。

    nbsp当朝皇帝更是如此看重他的着作。

    nbsp老人家在天有灵若是知晓这些,也能含笑九泉了!

    nbsp要说这位贾仲明也是个读书人。

    nbsp但外表就同普通庄稼汉没有任何区别。

    nbsp四十多岁的年纪,中等身材,皮肤黝黑,双手布满了老茧。

    nbsp看上去,就像个经常风吹日晒的老农。

    nbsp“这个老贾……”

    nbsp宇文衍嘿嘿一笑,随即赶往城外。

    nbsp之前和贾仲明谈论过“沤肥”之术。

    nbsp希望他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,能广泛推广的制作方法来。

    nbsp当下。

    nbsp可没有后世的化肥,用得最多的就是农家肥,但是使用量有限。

    nbsp年复一年的耕种,缺少肥料,土地就会越来越贫瘠。

    nbsp就像人吃不饱就长不高一样,农作物没有肥力也一样长势不好。

    nbsp如果“沤肥”技术能普及开来,一定能够增加粮食产量。

    nbsp现在朝廷推行减免赋税,增加产量已是迫在眉睫。

    nbsp小皇帝设立“农学馆”的初衷,就是想从技术上改善农业水平低下的状况。

    nbsp最终目的,就是为了提高生产力,增加粮食产量。

    nbsp城外。

    nbsp养殖基地位于一片桃林之中。

    nbsp这是一种称之为“碧桃”的品种,成熟期比一般桃子要晚两月。

    nbsp果实个头不大,呈椭圆形,有个尖角。

    nbsp“陛下,这个卜斋挺会选地方啊。”

    nbsp元威环顾四周的环境,瓮声说道。

    nbsp这时。

    nbsp墨言手脚并用,爬到树上摘桃子,元胄在下面接。

    nbsp元胄接住几个桃子。

    nbsp挑了一个最好的,用衣襟擦拭干净,而后递给小皇帝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咬了一口。

    nbsp果肉鲜嫩,口感清香,甜中带一丝微酸。

    nbsp不是特别好吃,但放当下,也是不可多得的水果。

    nbsp几人吃着桃子

第99章 沤肥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