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东北设想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nbsp最后落得一地鸡毛,民怨沸腾。
nbsp引得各地义军频起,把隋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。
nbsp宇文衍可不管什么天朝上国的威严。
nbsp小小属国。
nbsp敢撩中原王朝虎须,我就敢灭了你!
nbsp王轨作为兵部尚书,又是小皇帝亲近的人。
nbsp宇文衍把经营东北,以及对付高句丽的想法,向他和盘托出。
nbsp毕竟。
nbsp军府这一块的事情,需要他去推动。
nbsp王轨听罢,心下大为震动。
nbsp这可是一盘大棋啊!
nbsp把大东北和朝鲜半岛纳入版图。
nbsp或许很多帝王都想过,但却没有哪一个朝代真正做到过。
nbsp就算是大汉最鼎盛时的汉武帝,也不过在半岛北部设立了四郡而已。
nbsp而辽东大部分地区,长期是各游牧势力的地盘。
nbsp游离在中原王朝的版图之外。
nbsp王轨眸光熠熠地望着小皇帝,心想:
nbsp陛下可是真敢想啊。
nbsp连南方的陈朝都还没搞定呢,就在布局东北的事情了!
nbsp他也有些想不通,陛下为何如此看重东北?
nbsp在宇文衍看来。
nbsp历史上的中原王朝,没能把半岛和倭奴国纳入版图,实在是重大失误。
nbsp给后世子孙留下无尽的灾难和麻烦。
nbsp“陛下,东北苦寒之地,当真那么重要?”
nbsp受时代局限性影响,王轨想不通也正常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nbsp“郯国公,东北虽然寒冷,但也就冬天几个月而已。”
nbsp“温暖时节,那可是能够种植水稻的地方……”
nbsp小皇帝清楚得很,东北的大米享誉天下,嘎嘎好吃。
nbsp“东北竟能种植稻谷?”
nbsp王轨瞪大了双眼,一脸不可置信。
nbsp“不仅能种稻谷,高粱、粟麦、大豆都能种植,产量还杠杠滴。”
nbsp这下,王轨有些动容了。
nbsp虽然不知道小皇帝如何知道这些,但毫不怀疑他所说的话。
nbsp中原王朝历来都是以农为本。
nbsp之所以疏于东北的管理,就是认为那里苦寒,只适合放牧渔猎,而不能种地。
nbsp其实。
nbsp历史上隋唐时期。
nbsp全球气候变暖,北方大部分地区更加适合农耕。
nbsp虽然没达到上一个温暖期那般,相州(河南)都适合大象生长的地步。
nbsp但也比前几百年温湿了许多。
nbsp这也是形成“隋唐盛世”的一个气候因素。
nbsp宇文衍也不清楚,自己穿越后,这种温湿环境有没有发生转变。
nbsp但他得去试试。
nbsp不能错过老天赐予的这种气候福利。
nbsp“这样的话,那必须好好谋划一番。”
nbsp王轨可不仅仅是只会行军打仗的莽夫,战略眼光也是有的。
nbsp他很清楚。
nbsp这么大一块能够发展农业的土地,意味着什么?
nbsp“小言子,倭国的商队已经停了是吧?”
nbsp宇文衍隐约记得。
nbsp冬天有两个月,倭国和半岛三国的商队是不动的。
nbsp“是的陛下,腊月和正月,两边都没有商队发出。”
nbsp“你去转告物部龟田,让其传信回去。”
nbsp“倭国产量最高的稻种一万石,海运至东北,靠岸后,直接运送到辽西龙城……”
nbsp倭国的水稻,都是从中原地区传过去的。
nbsp为何还要万里迢迢用他们的稻种呢?
nbsp在宇文衍的记忆中。
nbsp南方的水稻品种,并不适合东北地区种植。
nbsp倭国水稻大概是先秦时期,从中原传过去的。
nbsp经过上千年的种植改良,已经适应了本地土壤和气候。
nbsp比起南方的稻种,或许更适合东北的环境。
nbsp且不管它行与不行。
nbsp先弄回来,让辽西的百姓试种了再说。
nbsp反正。
nbsp用肥皂跟龟田这小鬼子换就行了。
喜欢。
第122章 东北设想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