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章 西域使者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秋收之后。
nbsp大周百姓到哪都是笑眯眯的。
nbsp今年的丰收,使得他们未来一年内都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。
nbsp这都得益于朝廷推行开荒垦田,推广先进农具及沤肥之术。
nbsp还有大周钱庄的免利钱借贷业务。
nbsp淳朴、善良的百姓把这一切的好,全都归功于当今皇帝宇文衍头上。
nbsp在堂屋设长生牌位,日夜香火不灭,虔诚为其祈福!
nbsp如今。
nbsp大周钱庄遍地开花,已经到了县城。
nbsp有困难的百姓,第一时间便找保长,村正开具文书,到县城钱庄借钱。
nbsp用来购买曲辕犁等农具,抓紧秋后时间开荒垦田。
nbsp有了第一年的试行。
nbsp百姓之间口口相传,确定了朝廷策令的真实性。
nbsp那些相对偏远的百姓,也都放下心中的顾虑。
nbsp地方官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,进一步推行起来就轻松多了。
nbsp六王代天子巡天下的消息早就传开了。
nbsp对于地方官员及地主乡绅,还是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。
nbsp他们知道,皇帝这是动真格的。
nbsp谁要是敢去触霉头,极有可能难保项上人头。
nbsp在百姓的积极响应下。
nbsp明年开春前,新开垦出的田地比起头一年,绝对会翻好几倍。
nbsp这就是社会安定,加上朝廷有效推动,迸发出来的强大力量。
nbsp“开荒垦田,减免赋税,休养生息”的策令刚刚实行一年。
nbsp整个大周的社会风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nbsp哪怕是北方边境发生了战争,都没引起社会的骚乱。
nbsp朝廷拒敌于国门之外!
nbsp这场战争的胜利,给百姓们带来久违的安全感。
nbsp朝廷的声望与公信力空前高涨。
nbsp……
nbsp四、五月的时候。
nbsp那些从西域来的商队,考察过洛阳,邺城,扬州等地之后。
nbsp也感受到了社会安定,发展的氛围。
nbsp返回西域后。
nbsp他们在中原的所见所闻,第一时间传散开来。
nbsp一石击起千层浪。
nbsp越来越多的民间商队,结伴而行,经河西走廊,前往中原进行贸易。
nbsp西域诸国再也坐不住了。
nbsp纷纷派遣使者,前往长安探路。
nbsp西域都是些小国,城邦。
nbsp受突厥的欺凌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!
nbsp自从汉朝没落,西域都护府形同虚设后,他们就失去了中原王朝的恩泽。
nbsp如今,大周朝廷重开丝绸之路。
nbsp这些小国迫切地希望与大周取得联系。
nbsp借助中原王朝的力量,摆脱突厥的奴役!
nbsp西域东部诸国,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绿洲。
nbsp大多是些几千到数万人的迷你小国。
nbsp高昌,焉耆,龟兹,疏勒,于阗五个较大的国家中。
nbsp人口最多的龟兹,也只有不到九万人。
nbsp还没有当下辽西郡的人口多。
nbsp突厥控制这些小国后,强制辫发胡服,遵循他们的风俗。
nbsp奴役人口,为其生产粮食,极尽压榨。
nbsp使得这些小国城邦民不聊生,苦不堪言!
nbsp如今丝路重开,再次与中原王朝取得贸易往来。
nbsp已经统一北方的大周。
nbsp成了他们摆脱突厥奴役的唯一助力。
nbsp特别是位于吐鲁番一带的高昌国。
nbsp是一个典型的汉人国家,通行汉语、汉字,制度也是仿照中原。
nbsp高昌王鞠乾固召见了一些去往中原考察的商贾。
nbsp了解大周及南陈的情况。
nbsp听到中原地区已然形成了北强南弱之势,统一只是迟早的事情。
nbsp让其心中欣喜不已。
nbsp眼看自己的祖国统一在望,即将结束几百年来的分裂与动乱。
nbsp他的心中马上产生了内附大周的想法。
第175章 西域使者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