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北周崛起: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87章 开心的贺若弼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三月,十五日。

    nbsp大朝会。

    nbsp朝廷下诏:

    nbsp鼓励民间商队前往西域进行贸易活动。

    nbsp此举是为了加强中原与西域的沟通与交流。

    nbsp同时。

    nbsp也是要增加大周在西域的存在感和影响力。

    nbsp诏令发布后。

    nbsp天眼情报组织旗下的“九洲商行”率先响应。

    nbsp去年的时候,“九州商行”就已经有商队前往西域。

    nbsp如今是扩大规模,每十天就有一个商队出发。

    nbsp一些贵族名下的远行商队也陆续组建起来。

    nbsp他们都是一群不差钱的主,对朝廷的政策把握也比一般人要敏锐。

    nbsp能大把赚钱的事情,谁都愿意去做。

    nbsp以前是路途凶险,很有可能人财两空。

    nbsp现在朝廷维护河西走廊往来商队的安全,风险降了大半。

    nbsp何况,风险大,利润也高。

    nbsp富贵险中求!

    nbsp这也是昭武九姓月氏人的人生信条。

    nbsp随着西域商队大量涌进,给大周的商贸带来了活力和生机。

    nbsp相对宽松的商业环境,使得大周商贩也活跃起来。

    nbsp西进东出,南来北往。

    nbsp各种商品流转于大周各地。

    nbsp“天元通宝”成了商品交易的唯一钱币。

    nbsp当然,用绢帛作为交换物的现象也还存在。

    nbsp大多是用于大宗贸易。

    nbsp大周钱庄现场转账的情况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nbsp买卖双方谈好价钱后。

    nbsp买方拿着存条到钱庄,把需要支付的金额取出来。

    nbsp钱庄给卖主开一张同等金额的存条,买卖双方完成交易。

    nbsp如果买方存条还有余额,钱庄则另行开具一张存条,旧存条收回作废。

    nbsp这种情况都是交易金额比较大。

    nbsp这样操作,就省去了把沉重的铜钱搬来搬去的麻烦。

    nbsp此举无疑给商品交易带来极大的便利,深受商贾喜欢。

    nbsp……

    nbsp辽西郡。

    nbsp“好啊,真如陛下所言,太好了……”

    nbsp贺若弼把手中册子甩在案台上,重重地拍了一掌。

    nbsp这是下边送上来的户籍登记名册。

    nbsp自从他就任营州总管以来,稳扎稳打。

    nbsp严格落实朝廷推行的均田制,以及开荒垦田。

    nbsp去年更是取得了水稻试种的成功。

    nbsp随着治所龙城坊市的开放,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部落到此交换日常用品。

    nbsp粮食、食盐、铁器、绢帛、烈酒等等。

    nbsp坊市的商贾把交换来的牲畜、毛皮、山参、鹿茸等物转运到中原售卖,获取丰厚的利润。

    nbsp特别是貂皮,深受贵族女子推崇。

    nbsp更为稀少的虎皮、虎骨、熊皮、熊胆、熊掌等,更是可能卖出天价。

    nbsp还有各种大型野生动物的鞭,在京城广受欢迎。

    nbsp随着商贸往来。

    nbsp这些少数民族部落的有些人被辽西安定生活所吸引,选择到此定居。

    nbsp地方政府对于这些百姓来者不拒,登记户籍,分配田地。

    nbsp小孩四五岁能便进蒙学读书,所有官办学堂一律免费。

    nbsp一年来。

    nbsp到此定居的少数民族百姓,加上兖州、幽州等地迁来的,足有两万余户。

    nbsp辽西郡人口几乎是翻了一倍。

    nbsp这也是贺若弼如此激动的原因。

    nbsp发展人口,是小皇帝给他的一个重要任务。

    nbsp当下这个成绩,他相信陛下一定会满意的。

    nbsp人口多了就意味着劳动力增加。

    nbsp大片的黑土地被开垦出来,农业在这片农耕处女地上蓬勃发展起来。

    nbsp因为产量更高。

    nbsp今年

第187章 开心的贺若弼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