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8章 步步为营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今年。
nbsp棉花的种植面积再一次扩大。
nbsp范围也扩展到整个大周适合种植的区域。
nbsp去年西瓜试种成功。
nbsp在小皇帝的授意下,选择关中平原的沙地,开始大量种植。
nbsp辽西郡的那些高句丽百姓及俘虏到达中原地区。
nbsp其中的刺头全部送往矿山,煤窑。
nbsp甩个性,有的时候无疑就是催命符。
nbsp中原有句古话说得很好:
nbsp识时务者为俊杰!
nbsp其他的士卒,少部分调派到边疆要塞。
nbsp剩下的,不论是士卒还是百姓。
nbsp全部分散安排到大周各地,成为自耕农。
nbsp辽东郡。
nbsp从中原迁徙过来的五万户百姓,全部到位。
nbsp在太守的安排下。
nbsp实行均田令,每户都能分到相应的田地。
nbsp其他还没开发的地方,任由各家自行开荒垦田。
nbsp这些田地仍然是五年内免收田租。
nbsp有些原本不太情愿过来的百姓。
nbsp看到这些肥沃的黑土地后,心中那一丝不快消失了。
nbsp这里地多人少,大把的土地让他们耕种。
nbsp不像在中原时,朝廷能分配的田地有限。
nbsp每个家庭分到的田地都是不足份的。
nbsp虽然冬天气候条件差了些。
nbsp但只要能让全家人吃饱饭,冻一点又有何惧?
nbsp贺若弼一边配合太守安顿百姓,建坊市,学堂。
nbsp一边着手设立军府。
nbsp并在辽东开采铁矿,辽东城建高炉,大力炼铁,打造兵器。
nbsp大周百姓所到之处,便是军队的稳固后方。
nbsp这正是小皇帝和贺若弼制定的“步步为营”战略。
nbsp把后勤补给“大后方”,直接搬到敌人家门口。
nbsp看你还如何施展拖延,诈降战术。
nbsp历史上。
nbsp高句丽面对中原大军,便是采用诱敌深入,分散抵抗,打持久战的策略。
nbsp若是大军不能快速取胜,他们就和你死磕到底。
nbsp拖到你弹尽粮绝,拖到天寒地冻。
nbsp最后没办法,只能撤军。
nbsp要是中原大军摧枯拉朽,颇有亡其国,灭其种之时。
nbsp高句丽便施展诈降手段。
nbsp杀一两个替死鬼,表示愿意臣服中原王朝,承诺年年纳贡。
nbsp等到朝廷撤军,规矩不了几年,便又开始作死。
nbsp说白了。
nbsp人家就是看准了你鞭长莫及,明目张胆地跟你耍无赖。
nbsp对于这种赖皮,就得在他头顶悬一把刀。
nbsp要有随时拿捏他的手段。
nbsp只要是中原百姓能种出庄稼的地方,就算十个高句丽也不够看。
nbsp何况。
nbsp小皇帝脑子里可没有什么朝贡体系和羁縻统治。
nbsp赶巧遇上全球温湿的特定时期。
nbsp北方很多原本不适合农耕的地区也能种植庄稼了。
nbsp水稻在东北试种成功,恰好就是赶上天时之利。
nbsp有人,有地,有技术。
nbsp小小高句丽,拿什么跟大周斗?
nbsp这就是小皇帝经营辽西,大量移民的目的所在!
nbsp贺若弼到东北一年多后,已经习惯了那里的气候。
nbsp并且。
nbsp在去年的时候,把他的几位妻妾接到了辽西龙城。
nbsp冬天大雪茫茫地时候。
nbsp狗拉雪橇成了便利的出行工具。
nbsp滑雪板也出现了。
nbsp这些都是小皇帝和他书信往来时提出的一些东西。
nbsp贺若弼召集一些工匠,把它变成了现实。
nbsp有了这两样东西。
第218章 步步为营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