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北周崛起: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22章 斗米之价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“朕向来鼓励大家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……”

    nbsp“不过,凡事须透过现象看本质,而不是脑子一热便一头扎进去。”

    nbsp宇文衍微笑着摆了摆手,并没有责罚他。

    nbsp有这样的想法也实属正常。

    nbsp以大周当前的实力,就算与突厥全面开战也不怕。

    nbsp但这是两败俱伤的打法。

    nbsp不到万不得已,还是尽量不用的好。

    nbsp“臣受教,谢陛下!”

    nbsp元威很是正经地向宇文衍行礼道。

    nbsp……

    nbsp“轰隆!”

    nbsp“轰隆隆!”

    nbsp一声春雷响。

    nbsp天空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。

    nbsp“陛下,下雨了!”

    nbsp墨言看向殿外,说了一句。

    nbsp关中平原的春天相对较短,雨水少,气候比较干燥。

    nbsp清明过后,气温很快就会热起来。

    nbsp春雨贵如油,

    nbsp下得满街流。

    nbsp跌倒解学士,

    nbsp笑死一群牛。

    nbsp小皇帝走出大殿,站在檐廊上。

    nbsp望着蒙蒙细雨,不禁吟出了这首诗句。

    nbsp这是明朝解缙所作的《春雨》。

    nbsp朗朗上口,诙谐幽默,趣味横生。

    nbsp王鹰等人听后,跟着念了一遍,不由地笑着向小皇帝竖起了大拇指。

    nbsp一旁的起居舍人连忙舔了下笔头。

    nbsp把皇帝吟诵的诗句记了下来。

    nbsp起居舍人。

    nbsp是中书省下面的一个官职,专门负责记录皇帝言行及诏令内容。

    nbsp要说封建社会也是够可以的,竟然给皇帝身边安排这么一个职位。

    nbsp而且。

    nbsp按照传统,原则上皇帝不能也不会去阅览记录自己言行的——“起居注”。

    nbsp有了这么一个官职的存在。

    nbsp试问,但凡要点脸的皇帝,平时能不谨言慎行么?

    nbsp也算是对皇帝的一种监督和约束。

    nbsp这种事情,哪怕放在一千多年后,也是难以想象的。

    nbsp别说总统,首相这些了。

    nbsp哪怕是个县长,乡长也不可能啊。

    nbsp一开始。

    nbsp小皇帝也是反对的,但是反对无效!

    nbsp“陛下,这场雨来得真是及时啊!”

    nbsp“这场春雨或许就是丰收的好兆头……”

    nbsp“正如陛下所说的,春雨贵如油。”

    nbsp当下刚好是春播过后不久。

    nbsp雨水滋润土地,确实是一场及时雨。

    nbsp这两年,朝廷兴修水利,大大改善了灌溉问题。

    nbsp但也不如一场大自然的雨水来得畅快淋漓。

    nbsp几人赏了一会雨景,心情愉悦地返回大殿。

    nbsp“小言子,如今市面上粮食价钱几何?”

    nbsp宇文衍坐下。

    nbsp动手倒了一杯茶水,端起三口喝完。

    nbsp“回陛下,斗米五十文。”

    nbsp一石十斗。

    nbsp也就是说,粮价比两年前降了一半。

    nbsp“五十文,还是高了一些!”

    nbsp宇文衍并没有因为粮食价格降了一半而欢喜。

    nbsp反而是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nbsp因为。

    nbsp这个价钱是历史上贞观后期“斗米五文”的十倍。

    nbsp不过。

    nbsp这也说明小皇帝推行减免赋税,休养生息的策令是对的。

    nbsp社会资源、物资匮乏,物价自然就高。

    nbsp物价高,生活成本就高,百姓生活就会更加的艰难困苦。

    nbsp粮价减半,主要得益于两方面。

    nbsp一是朝廷减免田税,鼓励开荒垦田,推行先进农具和沤肥之术。

    nbsp农田增产,粮食多了,价格自然就会下降。

    nbsp二是新铸的“天元通宝”,钱币精美、用料足。

    nbsp相比以往的各种钱币,购买力上升。

    nbsp两方面原因加一起,使得粮食价格降了一半。

    nbsp“陛下,今年秋收之后,应该还会有所降低!”

    nbsp王鹰知道,这是朝廷推行策令取得的成果。

    nbsp连续两个丰收年。

 &

第222章 斗米之价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