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北周崛起: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29章 再征辽东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辽西,科尔沁草原。

    nbsp蓝天白云下。

    nbsp绿草茵茵,野花竞放,马牛羊成群。

    nbsp在西辽河中游,这片无垠的大草原上。

    nbsp也呈现出一幅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卡住历史发展的节点。

    nbsp把此地收归大周统辖。

    nbsp从此。

    nbsp朝廷有了河西走廊焉支山,朔方郡后套平原,辽西科尔沁三处养马场。

    nbsp辽西驯养的战马。

    nbsp除了满足营州府兵所用,还能给幽州提供一部分。

    nbsp历史上,隋唐时期。

    nbsp契丹倚靠此地,养得兵强马壮,一举走上历史大舞台。

    nbsp在随后几百年间,给中原王朝带来巨大的影响。

    nbsp潢水河谷连通坝上草原。

    nbsp贺若弼在此修建数座小型堡垒关塞,以城墙相连。

    nbsp构建了一套坚固的立体防御体系。

    nbsp直接断绝了突厥染指辽西的通道,保证科尔沁马场的安全。

    nbsp辽西郡大量土地被开垦出来。

    nbsp安定,便利的生活环境,吸引了更多的少数民族百姓到此定居。

    nbsp中原地区也有一些自发性移民,来到此地。

    nbsp辽西的人口,每年都在稳步增长。

    nbsp辽东郡。

    nbsp五万户移民被妥善安置。

    nbsp每家都获得官府分配的足量田地。

    nbsp加上自己开荒的土地,远超了他们的预期。

    nbsp开军府,办官学,设市建坊,高炉炼铁,完善驿站……

    nbsp辽东在贺若弼和太守的主持下站稳了脚跟。

    nbsp春播后。

    nbsp府兵集结,展开训练。

    nbsp辽东府兵达到四万余,与辽西相当。

    nbsp也就是说,短短两年多时间。

    nbsp营州总管贺若弼在朝廷的授权下,能够调派的军队已达八万之众。

    nbsp这就是兵农合一的好处。

    nbsp只要有根据地,只要有大周百姓。

    nbsp平时为农,战时为兵。

    nbsp抵御外敌,守护家园!

    nbsp长此以往。

    nbsp疆土就能打上国家的情结,民族的烙印。

    nbsp六月。

    nbsp辽西,辽东两地集结四万府兵成军。

    nbsp靺鞨、室韦、契丹、库莫奚各出兵五千。

    nbsp按计划。

    nbsp大周联合东北四部,准备再次清剿辽东高句丽势力。

    nbsp六万联军,统一归贺若弼指挥。

    nbsp东风起,战鼓擂。

    nbsp明枪亮甲,军容齐整,气势高昂,霸气非凡。

    nbsp看着大周的威武之师。

    nbsp四个领兵的少数民族将军,不由地回头看了下自己的士卒。

    nbsp心中震撼不已。

    nbsp不愧是中原王朝,兵强马壮,远不是他们所能比的。

    nbsp贺若弼全副甲胄,手持陌刀,高站点将台上。

    nbsp用大喇叭进行战前动员。

    nbsp靺鞨作为其中实力最强的部落,也只派出了五千人马。

    nbsp其主力和上次一样。

    nbsp在东部对高句丽东北面的丸都城,国内城施压。

    nbsp牵制高句丽留守辽东的主力军队。

    nbsp贺若弼所率大军的目标,则是辽河下游沿线,以及整个辽东半岛。

    nbsp进一步压缩高句丽在辽东的生存空间。

    nbsp最好是一举肃清辽东所有残余,将其赶到鸭绿江以南去。

    nbsp面对拥有就近大后方,不用为补给操心的大周军队。

    nbsp辽东的高句丽势力就是秋后蚂蚱,蹦哒不了几时!

    nbsp所有抵抗,不过是垂死前的挣扎而已。

    nbsp高句丽平原王高阳成,也是深得祖宗保命之术。

    nbsp打得赢就打,打不赢就投降称臣。

    nbsp此举数百年来屡试不爽。

    nbsp他们自认为把住了中原王朝统治者的脉搏。

    nbsp当贺若弼打下辽东城后,高阳成立马就派出了使者。

  

第229章 再征辽东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