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北周崛起: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31章 河套三城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灭齐后,相当于完全恢复了北魏时期的疆土。

    nbsp北部边境直接推到了外长城一带。

    nbsp也就是从东部燕山,张家口,到阴山山脉,一直向西延伸到西北居延绿洲。

    nbsp“北魏六镇”就是分布在这条边境线上。

    nbsp当下双方和亲,和平时期。

    nbsp大周刚好趁机把这三座关城建起来。

    nbsp一方面未雨绸缪,有备无患。

    nbsp谁知道突厥会不会哪天又抽风了,不顾和亲盟约,再次举兵南侵呢?

    nbsp这三座边城,以及大境门,加上六大边镇。

    nbsp就像插在突厥前额的十根追魂钉。

    nbsp胆敢犯境,绝对撞你个头破血流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主要还是想把这三座边城连同大境门,打造成贸易之城。

    nbsp吸引更多的中原商人和突厥牧民到这些边城贸易交流,甚至长期定居下来。

    nbsp宇文恺听闻又有国家大项目,喜不自胜。

    nbsp这是他的才华所在,只要皇帝有任务给他,赚取功勋那就是手拿把攥。

    nbsp君臣二人商议了许久。

    nbsp宇文恺回府准备一番,带上他的团队,直奔河套而去。

    nbsp建造大境门,为他的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

    nbsp小皇帝相信,三座边城同时开建,完全没有任何问题。

    nbsp而且,对劳役采用分批征召,轮换上岗的方式,解决了劳民问题。

    nbsp不会一说起大兴土木,就让人联想到民怨沸腾,怨声载道。

    nbsp如今国库相对丰盈,建这么三座关城不至于伤筋动骨。

    nbsp这次,小皇帝着令宇文恺解决役力的午饭问题。

    nbsp也就是中午给征调的民夫、工匠们加餐。

    nbsp平时,他们都是吃两顿。

    nbsp而且服劳役时,伙食还得自行解决。

    nbsp想要马儿跑,又不给马儿吃草,长此以往,不反才怪呢!
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    nbsp朝廷推行休养生息的策令后,劳役时间从三十天降为了二十天。

    nbsp考虑到河套周边百姓较少。

    nbsp在服完二十天劳役后,愿意继续留在工地的,便按二十文一天发放工钱。

    nbsp就算每处工地征召一万名役力,一年也就二十多万贯的工钱。

    nbsp这点钱小皇帝完全不放在眼里。

    nbsp关键是不但把事情做好了,还收买了人心。

    nbsp给朝廷服役还能拿工钱,这可是开天辟地,头一回的新鲜事。

    nbsp有了这些戍边、居住两用的关城。

    nbsp朝廷会有意识地引导更多的中原百姓到那里定居,生活。

    nbsp其他的君主对外作战,是把人口内迁,壮大自身。

    nbsp而宇文衍的策略却是人口外迁,兼容并蓄,既要人口,也要地盘。

    nbsp播洒华夏文明,凡大周百姓所到之处,皆为汉土。

    nbsp这就是小皇帝看重婴儿存活率,竭力促进人口增长的原因所在。

    nbsp只有庞大的人口基数,才能把外迁的策略更好的执行下去。

    nbsp这个策略他谁也没说过,但已经慢慢在实行了。

    nbsp最典型的就是东北,已经移民四十余万。

    nbsp只要迁居地能保证百姓有足够耕种的田地,能安稳的生存下去。

    nbsp这样的移民对于朝廷来说,是大有裨益的。

    nbsp既缓解了中原土地不足的情况,也实现了小皇帝外迁的策略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凝望着疆域图上横亘千里的阴山山脉。

    nbsp想想历史上宋朝失去北境的尴尬局面。

    nbsp大周何其幸甚,掌控了最靠北的这条边境线。

    nbsp拥有如此战略优势。

    nbsp小皇帝不由地雄心满满,豪气冲天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231章 河套三城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