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北周崛起: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75章 三城建设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快要进入六月。

    nbsp长安的天气越来越闷热难耐。

    nbsp夏蝉嘶鸣,此起彼伏。

    nbsp给人一种嗓子都要冒烟的感觉。

    nbsp除非下一场暴雨,才让人感觉稍微清凉一些。

    nbsp每年盛夏之时,是北方雨水最多的时候。

    nbsp对于农作物是好事,也是坏事。

    nbsp好事是有雨水灌溉,能够保证作庄稼生长。

    nbsp可一旦雨水过量,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。

    nbsp洪水肆虐,泛滥成灾,就会冲毁屋舍,淹没粮田。

    nbsp幸运的是,这几年来,大周境内没有发生大型洪涝灾害。

    nbsp当下。

    nbsp黄河下游的河道和入海口与后世基本一致。

    nbsp在此之前,有史记载的也就西周,汉武帝,东汉初年,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改道。

    nbsp远不像宋朝以后,流行“三年两决口,百年一改道”的说法。

    nbsp尽管如此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在亲政后,特别重视各地的河道疏浚,河堤建设。

    nbsp特别是黄河下游各州,河道工程是官员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。

    nbsp这是一个天时地利的历史节点。

    nbsp从天元元年起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首先把目光投向了最为重要的农业。

    nbsp开荒垦田,减赋免税。

    nbsp推行先进农具和沤肥之术,普及耕牛入户。

    nbsp使得农业在短短四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   nbsp粮食总产量翻了两倍不止。

    nbsp百姓暂时解决温饱问题,不再流离失所,逐渐安居乐业。

    nbsp从而产生连带积极效应。

    nbsp那就是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,以及人口的增长。

    nbsp以点带面,以面带全,社会充满朝气和活力。

    nbsp这正是宇文衍希望看到的。

    nbsp上善殿。

    nbsp小皇帝悠闲地泡着功夫茶。

    nbsp墨言在一旁给他诵读各地奏章。

    nbsp宇文恺汇报了河套三城的施工进度。

    nbsp自从大周与突厥和亲之后,宇文衍决定在朔方,五原,云中三郡修建三座边城。

    nbsp已经过去将近一年时间。

    nbsp三座边城同时开工,先筑城墙和瓫城,再逐步完善城内设施。

    nbsp如今城墙已经拔地而起,正在修建城门楼及角楼。

    nbsp城池得与周边地形连为一体。

    nbsp共同筑起坚实的防御工事。

    nbsp宇文恺严格按照宇文衍吩咐,每天中午给服役的百姓加餐。

    nbsp主食是粗面馍馍。

    nbsp配菜是各种弄干净的猪羊下水,放油加各种大料与萝卜,菘菜一起炖煮。

    nbsp役力们怎么也想不到,这些平时被丢掉的下水料,竟然如此美味。

    nbsp这么丰厚的油水,他们一年到头也尝不到几次。

    nbsp虽然每人两个粗面馍馍,只能吃个六七分饱。

    nbsp但比起他们自带的吃食,不知道要好多少。

    nbsp服役还能混到这么一顿吃的,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事。

    nbsp宇文恺当然不会错过这等给小皇帝涨粉的机会。

    nbsp登高一呼,直言这是皇帝特意交待的。

    nbsp说是不能让百姓们饿着肚子做工。

    nbsp这几年来,朝廷推行一系列惠民策令。

    nbsp百姓们把所有恩德全都归于宇文衍头上。

    nbsp几乎家家户户都为其设长生牌位。

    nbsp经宇文恺一润色,小皇帝的形象更加高大伟岸起来。

    nbsp役力闻言,无不感激涕零,向南跪地,高呼万岁。

    nbsp一个天命所归,高高在上,日理万机的帝王。

    nbsp竟然关心最底层“贱民”的肚子问题。

    nbsp在他们看来,那就是无上的明君,圣君!

    nbsp然而,惊喜还不止这一顿饭。

第275章 三城建设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