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4章 弘农杨氏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小皇帝话毕。
nbsp宇文招也露出了和煦的笑容。
nbsp望着眼前这位日益长成的侄孙皇帝,心间泛起一股暖流。
nbsp这是从那短命侄儿身上从未感受到的血脉亲情。
nbsp宣帝给他们带来的只有帝王家的无情与残酷。
nbsp刚登基二十天。
nbsp就把自己的亲皇叔、老五齐王宇文宪,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。
nbsp后面又一纸诏令,把他们兄弟五人赶出京城。
nbsp那一刻。
nbsp兄弟几人的心是冰冷的,滴血的!
nbsp让他们没想到的是,小小年纪的侄孙皇帝,竟然有这么宽广的胸怀。
nbsp每次进宫觐见,都是以家人的语气交谈。
nbsp他们可不会认为这是小孩子的年幼无知。
nbsp从这几年小皇帝推行的一系列政令来看,就算是对标宇文邕,那也是不遑多让。
nbsp取得的成效更是有目共睹。
nbsp就连韦孝宽,李穆,尉迟迥,王轨这等数朝老臣都心悦臣服。
nbsp“陛下风姿,堪比皇兄,他若在世,笑都来不及呢,焉能责骂……”
nbsp赵王欣然一笑,和宇文衍拉起了家常。
nbsp说起千金公主的婚事,宇文招感慨不已。
nbsp要不是小皇帝对和亲不感冒,他的女儿早已远嫁大漠,再也不能相见了。
nbsp如今宇文衍赐婚,驸马来护儿深受其重,前途一片光明。
nbsp对于他这一脉来说,绝对是好事一桩。
nbsp说了些家长里短,宇文招开始汇报河南道的情况。
nbsp河南作为中原之地,自古以来便是华夏重地。
nbsp洛阳更是北方的经济中心。
nbsp哪怕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后,长安商贸活动快速繁荣起来,暂时也还取代不了洛阳的地位。
nbsp河南道各种手工业水平都居于前列,还是大周的重要产粮区。
nbsp朝廷撤州设道,赵王任总管,领军马事。
nbsp刺史之职给了五十一岁的杨尚希。
nbsp此公出身“弘农杨氏”,是有名的郡望。
nbsp正经弘农出身,不是杨坚碰瓷的那种。
nbsp弘农郡杨氏始于汉朝。
nbsp因其老祖杨喜分得楚霸王项羽的一条大腿获封赤泉侯,开启崛起之路。
nbsp至今已传承七八百年。
nbsp和“五姓七望”一样,都是大周当下的名门望族。
nbsp正在永安三峡造船,训练水军的杨素,也是出自弘农杨氏。
nbsp直到宋代,忠肝义胆,一门忠烈的杨家将也是弘农杨氏后人。
nbsp太祖宇文泰创立府兵制,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地位显赫。
nbsp作为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,也自称出身弘农杨氏,以此抬高门弟,粉饰身份。
nbsp而郡望大族也需要朝廷政治势力的支持。
nbsp双方互惠互利,一拍即合!
nbsp历史上,杨坚矫诏夺权,以隋代周后。
nbsp弘农杨氏被视为皇族宗亲,得到荫庇提携,勋戚满朝。
nbsp四年前。
nbsp杨坚夺权失败,随国公杨氏一脉被贬为庶人,为朝廷所通缉。
nbsp朝中甚至有人建议,拿整个弘农杨氏开刀。
nbsp杀一儆百,震慑其他世家大族。
nbsp考虑当时政局未稳,不宜大开杀戒,以免节外生枝。
nbsp宇文衍采取了控制事态,平稳过渡的方略。
nbsp弘农杨氏差点引火烧身,也着实吓得不轻。
nbsp所有在朝为官的子弟全都上书表忠心,并与杨坚划清界限,谨小慎微起来。
nbsp小皇帝也乐见于此,相当于手里抓了一根小辫子。
nbsp以后世家大族想要出什么幺蛾子,杨氏一族可得好好掂量要不要掺和!
nbsp宇文衍强势亲政后不久。
nbsp杨尚希便上奏表示,大周州郡过多,官员繁冗。
nbsp应当合并,以减轻朝廷俸禄支出,提升行政效率。
nbsp这正好和小皇帝的心思不谋而合。
nbsp撤州设道,合并郡县,有他的一份功劳。
&n
第314章 弘农杨氏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