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北周崛起: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366章 寿县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两天后。

    nbsp船队到达鸿沟蔡水段汇入颖水处的陈郡治所——淮阳城。

    nbsp陈郡是一处人杰地灵,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钟灵毓秀之所。

    nbsp是人祖太昊伏羲氏定都的宛丘之地。

    nbsp有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华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陵庙,被称“天下第一陵”。

    nbsp秦朝末年。

    nbsp陈胜、吴广起义,就是在陈郡所在地的陈县称王,建立“张楚”政权。

    nbsp七步成诗的曹植最后的封地也是陈郡,死后葬在了这里。

    nbsp黄龙战船靠岸后,宇文衍一行下船活动下筋骨。

    nbsp陈郡大守郎茂恭敬地将天子迎入淮阳城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美美地泡了个热水澡,毕竟在船上烧水不是那么方便。

    nbsp第二天。

    nbsp在郎茂一众官员的陪同下,小皇帝前往太昊伏羲陵祭拜。

    nbsp并从皇宫内库拨出十万贯用于修缮陵庙。

    nbsp这也是宇文衍代表皇室,代表朝廷进一步释放尊崇华夏传统文化的态度。

    nbsp陈郡以前属于南朝统辖。

    nbsp指挥东晋军队取得“淝水之战”大捷的谢安就是陈郡人士。

    nbsp陈郡谢氏和琅琊王氏也成了南朝最为显赫的门阀士族。

    nbsp在北周,北齐,南朝三方争雄中,淮河流域成了四战之地。

    nbsp侯景之乱打破了三方的平衡,使得南朝元气大伤。

    nbsp随着大周日益强大,在武帝覆灭北齐后,南北态势呈现出了明显的强弱之分。

    nbsp六年前。

    nbsp郧国公韦孝宽率军伐陈,长江以北疆域尽归大周所有,南朝的实力进一步削弱。

    nbsp如今更是难以抗衡愈发强盛的大周。

    nbsp在安乐富贵环境中长大的陈叔宝,早就丧失了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那种雄心壮志。

    nbsp心甘情愿地偏安一隅。

    nbsp就连最基本的明辨忠奸他都做不到,更不要说励精图治,北伐统一天下了。

    nbsp祭祀过后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一行便离开了淮阳城,战船驶入颖水,顺流而下。

    nbsp颖水就是后世的沙颖河,是淮河最大的支流。

    nbsp在这个时期,水量充足,通航条件甚好。

    nbsp陈郡到寿县,两地相距六百余里。

    nbsp每日顺水航行五个时辰,中途不耽搁的话三天能到。

    nbsp宇文衍沿途接见了些官员,于四天后抵达淮南郡寿县。

    nbsp寿县。

    nbsp又称寿春,寿阳。

    nbsp位于淮河南岸八公山下,淝水入淮处。

    nbsp是淮河流域的水运枢纽。

    nbsp正因如此。

    nbsp寿县一直都是南北势力争夺的战略重地。

    nbsp公元383年。

    nbsp东晋谢安指挥八万军队,击败前秦符坚的八十余万大军。

    nbsp成就了以弱胜强的经典“淝水之战”。

    nbsp战船靠岸。

    nbsp淮南郡太守慕容三藏亲率寿县县令等一众属官迎驾。

    nbsp另外,滕王宇文逌,江北道刺史司马消难,东路军左右先锋李药师和元威也在此候驾。

    nbsp“臣等参见陛下!”

    nbsp“诸卿免礼!”

    nbsp宇文衍携郧国公,王鹰一行下船,来到码头。

    nbsp“十三皇叔公,国丈,你们也在此?”

    nbsp“陛下御驾亲征,臣等特来接驾。”

    nbsp滕王负责巡视长江沿线各地,已在寿县久候多时了。

    nbsp司马消难和李药师从扬州特地赶来。

    nbsp元威则是从长江北岸前线军镇回寿县的。

   

第366章 寿县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