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1章 宴请乡老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县是三省六部官制下,最低一级行政机构。
nbsp县以下。
nbsp四家为一邻。
nbsp五邻为一保。
nbsp五保为一里。
nbsp五里为一乡。
nbsp与里同级的还有坊和村。
nbsp一般来说。
nbsp城郭之内称坊,城郊称里,城郊之外或山野称村。
nbsp每坊、里、村有一百户,每乡有五百户。
nbsp坊正、里正、村正,由本地有声望的富户地主,或六品以下勋官担任。
nbsp负责查核户口,收授土地,监督农业生产,征敛赋役等。
nbsp乡老一般由乡民推举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。
nbsp利用乡约民俗,管理民间教化,调解民事纠纷。
nbsp同时,兼负选贤举能的职责。
nbsp他们有可能是告老还乡的官员,解甲归田的军人,或是有学问的读书人。
nbsp往往德行高远,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,在乡里百姓中有着崇高的威望。
nbsp可以说。
nbsp乡老就是官府和百姓之间的润滑液和粘合剂。
nbsp小皇帝好不容易出一趟京城,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接触一下这些与百姓走得最近的乡老。
nbsp腊月二十四。
nbsp小年。
nbsp二十七位乡老齐聚寿县官衙。
nbsp这些花甲,古稀之年的老者听说天子召见,激动得几宿都睡不着觉。
nbsp“陛下驾到!”
nbsp墨言进殿,环视一众乡老,高声唱报。
nbsp宇文衍在韦孝宽,滕王,慕容三藏的陪同下走出后殿。
nbsp“乡民叩见陛下,吾皇万岁!”
nbsp“诸位父老免礼平身!”
nbsp小皇帝面带微笑,示意众人入座。
nbsp“朕亲征南下,来到淮南宝地,想听听咱寿县百姓的生活境况。”
nbsp“马上就要过年了,朕在此提前给寿县父老乡亲拜个早年……”
nbsp宇文衍端起酒杯,说着开场白。
nbsp“谢陛下,小民代表乡亲们也给您拜年!”
nbsp这些乡老对当朝天子的风评早有耳闻。
nbsp但没想到对他们也是如此客气,感动之情溢于言表。
nbsp喝完一杯酒。
nbsp小皇帝招呼大家开始动筷子。
nbsp这些菜肴大多都是光禄寺卿易太仲亲自掌勺烹饪,可以说是正宗的宫廷御宴。
nbsp有炒菜,烧烤,还有饺子。
nbsp喝的酒是从皇宫带出来的“十八珍”药酒。
nbsp宇文衍首先询问了各乡里官办学堂的情况。
nbsp了解那些不把孩子送到学堂的原委。
nbsp启蒙教学是基础。
nbsp读书的孩子越多,基数越大,培育出人才的概率也更高。
nbsp第一次县试,应试的孩子只有五十多万。
nbsp对于偌大一个国家来说实在少得可怜。
nbsp几杯酒下肚。
nbsp对于皇帝所问,乡老们开始踊跃发言。
nbsp宇文衍耐心倾听,并让墨言把重要事宜记录下来。
nbsp后面。
nbsp他又问到有关《大周律》的推行和普及,询问百姓对新律的看法。
nbsp还有《大周百姓药典》,是否能给百姓带来真正的效用?
nbsp以及开荒垦田,减免赋税,沤肥之术,先进农具,养猪之法,无息贷款等国策的落实情况。
nbsp“陛下爱民如子,老朽代表乡里百姓向您磕头谢恩!”
nbsp“如今乡里百姓家有余粮了,有余粮了啊,陛下……”
nbsp一个八旬老者双眼泛红,嘴巴翕动。
nbsp颤颤巍巍地起身。
nbsp恁是双膝跪地,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。
nbsp小皇帝示意墨言上前拉都没拉住。
nbsp其他人见状,也起身深深施礼。
nbsp“诸位不必如此,身为大周天子,朕顺应天命,亦当为国为民
第371章 宴请乡老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