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游走在诸天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5章 盛京城一夕三惊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济尔哈朗,努尔哈赤之侄,舒尔哈齐的第六子,镶蓝旗旗主,满清内部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力

    nbsp皇太极带领大军进攻大明后,他就被委以重任,坐镇盛京,留守满清大后方。

    nbsp其麾下镶蓝旗也作为留守的主力屯兵盛京城外。

    nbsp在八旗制度下,一个佐领通常有兵丁约300人,家属及奴仆等总计约千人左右。

    nbsp所以镶蓝旗男女老少总共有数万人之多,当然能够作为战兵的就1万左右。

    nbsp其实济尔哈朗最初在心中对留守后方的安排,着实怨愤难平。

    nbsp他觉得自己正是当打之年,浑身洋溢着朝气与野心,一心渴望率麾下儿郎纵横沙场,为大清开拓出一片广袤辉煌的江山。

    nbsp毕竟大清初创,举国上下充满着锐意进取的蓬勃劲头,在这个节骨眼上,军功对于每一位将领而言,犹如至高无上的荣耀,是晋升之阶与尊崇地位的关键所在。

    nbsp而他身为镶蓝旗旗主,在尽享尊贵权力的同时,更觉责任重大,一心想带领手下将士在战场上拼杀,斩获更多功勋。

    nbsp他至今还记得当初他推脱皇太极任命时的对话。

    nbsp“大汗,末将以为,末将正值当打之年,满腔热血与抱负亟待施展,一心渴望在战场上为大清开疆拓土,立下不世之功。如今大清初立,正是我辈奋力拼搏的大好时机,末将实在不愿留守后方,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啊!”

    nbsp济尔哈朗单膝跪地,抱拳向皇太极请命,言辞恳切,眼中燃烧着炽热的光芒。

    nbsp皇太极微微抬手,示意济尔哈朗起身,目光温和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缓缓说道:“济尔哈朗,朕深知你心中所想,你英勇善战,一心为大清,朕又岂会不知。但你不妨细想,这后方稳固与否,实乃关乎前线成败的关键啊!前线将士在外奋勇杀敌,若无安稳的后方作为坚实支撑,粮草补给从何而来?军心又如何能稳?这后方,恰似大树之根基,根基不稳,大树又怎能茁壮成长?”

    nbsp这时,一旁的范文程,那个满脸谄媚的汉奸(没错,其实满清很多人看不起他),赶忙上前一步,躬身说道:“旗主大人,大汗所言极是啊!您想想,大清如今四处征战,后方事务繁杂如麻,需一位德高望重、能力卓绝之人坐镇,方能确保万无一失。放眼大金,还有谁比您更合适呢?您威望卓着,镶蓝旗在您的带领下,纪律严明,战力非凡。若您能留守后方,协调各方事务,稳定民心,那前线将士们便可毫无后顾之忧,全力征战。这对大清的大业而言,是何等的重要啊!”

    nbsp济尔哈朗低头沉思片刻,觉得这个狗汉奸说的还是有道理的,心中虽仍有不甘,但也不得不承认皇太极与范文程所言在理。

    nbsp皇太极见状,上前一步,轻轻拍了拍济尔哈朗的肩膀,语重心长地说:“济尔哈朗,朕知道这让你受委屈了。但这大清的江山,又怎会少了你的一份功劳?你留守后方,保我大清根基稳固,此乃大功一件呐!日后待局势稳定,朕定不会亏待于你。”

    nbsp济尔哈朗长叹一声,终于抬起头来,神色坚定地说道:“大汗放心,末将愿听从大汗安排,留守后方。只是麾下将士们,大多建功心切,末将恐难以服众。”

    nbsp皇太极微微点头,说道:“此事朕也知晓,你可自行安抚麾下情绪,只要不影响大局,可酌情给予一些便利。”

    nbsp济尔哈朗思索一番后,说道:“末将斗胆,恳请大汗恩准,在没有军情紧急的情况下,旗丁可进城与家人团

第15章 盛京城一夕三惊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