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幸好遇见神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359章 故乡消息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莫严让萧西风和他一起,越过长江,来到建康城。

    nbsp鬼修的渡江,其实就是一道意念、一阵微风。

    nbsp鬼修间的修为差距不大时,互相可以看见对方。

    nbsp建康城防务力量分为两部分:宿卫军、牙门军。

    nbsp宿卫军也称禁卫军,原来是六大营(12营):左、右、领军、护军、骁骑、游击。

    nbsp每营5千军士,长官称校尉;二营组成一个大营,长官称将军。

    nbsp其实经常出现有些校尉级别很高,超过某些将军。这是因为这个校尉级别在杂号将军之上,但只领一营军士。

    nbsp自建营以来,左、右两大营就是皇帝亲卫,负责皇宫安全。

    nbsp依照军法,他们只接受皇帝本人调遣、指挥。

    nbsp领军、护军、骁骑、游击四大营,职责是保护首都内城。

    nbsp多数情况下,他们由太尉掌握。

    nbsp宋国现任太尉是皇帝刘义隆亲弟弟、江夏王刘义恭。

    nbsp牙门军则负责都城外围安全。

    nbsp他们的编制不太固定。有时多些、有时少些。但基本在四大营以上。

    nbsp牙门军名义上受大司马、大将军节制,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。

    nbsp边疆遇到紧急军情时,牙门军顶上去的机会最多。

    nbsp所以,他们中的某营,经常被大将军划拨给某将军统帅,出外作战。

    nbsp刘义隆坐稳皇位后,册封长子刘劭为太子。

    nbsp皇帝吸取自己大哥刘义符教训,册封太子时,下一道特旨:准许刘劭单独组建两营东宫甲士卫队,一万人。

    nbsp当年,父皇刘裕驾崩,长子刘义符继位。

    nbsp名义上,左、右两营禁卫军由皇帝刘义符亲自指挥。

    nbsp可实际上,真正掌握他们的是顾命辅政大臣、中领军将军谢晦。

    nbsp正因如此,当徐羡之、傅亮、谢晦、檀道济四位辅政大臣共谋,决定废黜皇帝刘义符时,左、右两营宿卫军无人出面阻拦凶手、保护皇帝。

    nbsp刘义符人高马大,只得亲自拔刀自卫,因而受了伤。

    nbsp想到大哥当时心中的悲凉,所受的屈辱,刘义隆一直耿耿于怀。

    nbsp刘义隆自己思考过:如果徐羡之等人不杀刘义符、只是废黜他,自己登皇位后也未必会放过大哥。

    nbsp也就是说,自己对大哥的遭遇不能释怀,不是因为兄弟感情,而是因为君臣道义。

    nbsp大哥作为皇帝,不应该被臣子侮辱。

    nbsp所以,刘义隆即位后,心中立即下定决心:大哥所受屈辱,自己作为他的亲弟弟、先帝刘裕之子,必须替他报仇。

    nbsp这就是在刘义隆心目中,徐羡之、傅亮、谢晦、檀道济等人必死的原因。

    nbsp除非刘义隆奈何他们不得。

    nbsp刘劭的一万东宫甲士卫队中,两千是精骑兵。

    nbsp刘义隆明旨:东宫特别甲士,只听太子号令。

    nbsp正是这道特旨,后来要了下旨人、皇帝刘义隆的命。这是后话。

    nbsp增加了一个大营东宫卫队,皇城禁卫军编制成了七大营。

    nbsp健康城现有牙门军共四大营。分别驻扎都城东、南、西、北四面城外。

    nbsp与瓜步山隔江相望的是牙门军北营。

    nbsp说来也巧,萧西风当年带着四个老乡,曾经就在北营当过牙门兵。

    nbsp五人正是以北营兵身份,被沈田子将军征调,随他参与太尉刘裕组织的北伐,一直打到长安城。

    nbsp东晋国太尉刘裕亲自统帅的那次北伐战争,覆灭了后秦。

    nbsp此时故地重游,萧西风心中不免生出许多感慨。

    nbsp沈田子将军死了,沈林子大人也死了。

    nbsp自己也死了、成了鬼修。

    nbsp四个老乡的情况不知如何。

    nbsp他的满腹感慨,不能表露出来。

    nbsp因为他怕莫严师兄发现他有前世记忆。

    nbsp那可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nbsp……

    nbsp东晋末年,道教(吴地称五斗米教)在江南领导过几次大规模造反。

    nbsp后来刘裕主政,卢循还率领教众分别在京口和广州起义搞事。

    nbsp所以,刘宋立国后,对道教采取的政策,开始时也是清剿。

    nbsp后来五斗米教起义沉寂了,朝廷对道教的态度变为压制。

    nbsp佛教与道教有跷跷板效应。

    nbsp南朝的道教被压制,佛教便得到高速扩张。

    nbsp后人杜牧诗云: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”

    nbsp四百八十寺,只是京城建康周边的寺庙数字。

    nbsp从刘裕时代到刘义隆后期,宋国人口数量由八百万增加到一千七百万。

    nbsp而宋国寺庙总数,增加到1800座以上。

    nbsp僧尼人口数是5万多。教徒则超过200万。

    nbsp在酆都地府里,大家都知道:佛教在中原的发展,是轮回司推动的。

    nbsp道教在人间的传播,则由阴卒司操纵。

    nbsp轮回司、阴卒司都是酆都地府府主手下。

    nbsp也就是说,佛教也好,道教也好,都是由酆都地府府主把控的。

    nbsp别看人世间的佛教、道教为了争取皇帝支持、吸引更多教徒,有时斗得不可开交。

    nbsp其实他们二者孰兴孰衰、孰强孰弱,说不定就是阴间大佬的刻意安排。
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    nbsp当年东晋朝廷镇压道教起义时,阴卒司没有阻止。

    nbsp前年拓跋焘灭魏国境内佛教,轮回司也没有干涉。

    nbsp毕竟阴阳两隔,阴间不能直接插手阳间事务。

    nbsp那样,阴阳两间就会乱了套。

    nbsp而且,在阴修中醒目者看来,南方政权对道教的镇压,极有可能是酆都地府高层的某种布局。

    nbsp正因如此,宋国境内的道观和公开的道教信徒人口数,不是太多。

    nbsp日游八组鬼将邱井冈,接受组长严士居指令,在刘宋国境内重建道观、推动道教发展。

    nbsp这也绝不可能是严士居自己的决策。

    nbsp邱井冈的努力,取得了一些成果。

    nbsp现在刘宋国境内,建起了大小道观六十几座。它们都是办理了正规牌照的。

    nbsp六十几座不多。

    nbsp但相较于前些年,江南的正规道观仅存几座的局面,现在已经相当不错了。

    nbsp健康城内,也建了两座道观:城东紫云观、城西白云观。

    nbsp莫严带着萧西风,找到城东紫云观,与八组鬼将邱井冈接上了头。

    nbsp双方稍加介绍后,莫严与邱井冈去单独商谈事情。

    nbsp八组一位鬼卒马健接待萧西风。他也是淬魂六层。

    nbsp二鬼闲聊之中,马健忽然意识到:眼前这位六层鬼卒萧西风,正是前几年加入五组,三天进阶四层的那个家伙。

    nbsp八组有位师弟崔顺之,与他同时被柳帅挑中,一起进的日游所。

    nbsp崔顺之目前修为,还是淬魂二层。

    nbsp二鬼境界的差距,实在有点大啊。

    nbsp这鬼比鬼,真的气死鬼!

 

第359章 故乡消息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