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三国:重生黄巾,我开局杀了刘备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15章 拜师蔡邕,出征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“好,好,好!”

    nbsp蔡邕一连说了三个好,上前扶起张新。

    nbsp“起来吧,我答应你了。”

    nbsp如果说,蔡邕来渔阳是迫于无奈,教张新读书是因为刘宏的密信。

    nbsp那么此刻他答应张新的拜师,就完全是出于真心了。

    nbsp张新很聪明,悟性也很高。

    nbsp每次有问题,张新总能从他给的书中悟出合适的解决之法,即使有少数悟不出的,也是一讲就通。

    nbsp并且张新看待问题的角度很成熟,实在不像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,反而像是个三四十岁,阅历丰富的人。

    nbsp聪慧,有悟性,性格还沉稳。

    nbsp再加上千字文的出世。

    nbsp虽然千字文在高层士人的眼中也就那样,但作为启蒙读物,无疑是最适合的。

    nbsp以后的读书人都将读着千字文长大,再加上新纸和雕版印刷术,让书籍的传播变得更为简单。

    nbsp蔡邕可以想到,假以时日,张新的名声必将天下传颂。

    nbsp既然如此,这个弟子为何不收呢?

    nbsp张新闻言大喜。

    nbsp不过,令他略微有点遗憾的是,汉朝的拜师礼比较简朴,没法大操大办。

    nbsp否则他至少也得邀请百八十个士人过来看看。

    nbsp次日,张新带着准备好的束修登门拜访。

    nbsp束修是弟子赠与老师的礼物,修指的是肉干,束就是把这些肉干捆在一起,一般来说是十条肉干。

    nbsp后世在束修的基础上,又增加了莲子、芹菜、红豆等物,合称六礼束修,各有寓意。

    nbsp不过现在倒是没那么麻烦,送肉干就行。

    nbsp蔡邕收下,送给张新一部《论语》,随后带着张新开始诵读《大学》的首章,表示已经担下了传道、授业、解惑的责任。

    nbsp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......”

    nbsp读完,拜师礼就算成了。

    nbsp一旁观礼的顾雍和蔡琰上前祝贺。

    nbsp张新也唤了顾雍一声师兄,叫了蔡琰一声师妹。

    nbsp又两日,蔡邕收拾完书籍,随着天使车驾返回雒阳。

    nbsp张新出城相送。

    nbsp本想送到州界,但在蔡邕的劝阻下,只好送到郡界为止。

    nbsp“老师到雒阳后,当要保重身体,多加餐饭......”

    nbsp郡界处,张新哭得稀里哗啦。

    nbsp蔡邕很感动,叮嘱道:“子清亦要好好保重,尽忠职守,方能不负天子所托......”

    nbsp巴拉巴拉......

    nbsp送走蔡邕,张新回到郡府,感觉府内冷清了不少。

    nbsp吕布、田楷、鲜于辅、陈松、甄豫......

    nbsp都走了。

    nbsp感慨了一番过后,张新召来严进,命他加紧打造兵甲,随后便是日常政务,整备军队。

    nbsp年前,朝廷的回信到了。

    nbsp刘宏在信中同意了他的方案,并询问他能征调多少骑兵过来。

    nbsp张新想了想,报了个一万的数字上去。

    nbsp若是冬季开战,他有把握能够征调两万,甚至更多的骑兵。

    nbsp但现在是春季开战,无论是汉人还是乌桓,亦或是鲜卑,春季都是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季节。

    nbsp上谷乌桓经过了一年的休养生息,目前能战之士大概在万人左右。

  &

第115章 拜师蔡邕,出征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