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明:都是皇帝了,谁还当木匠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49章 辽东将门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r/>
    nbsp万历年间,辽东总兵李成梁于辽东站稳脚跟之后,便肆意挪用军饷,甚至私收商税,从中获取了大笔钱粮。

    nbsp靠着34;以战养战34;,李成梁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,便是训练出了一支精锐骑兵,时人称之为34;辽东铁骑34;。

    nbsp为了达到拥兵自重的目的,李成梁对34;辽东铁骑34;可谓是呕心沥血,麾下士卒皆是甲胄齐整,并且还能领到十倍于朝廷应有俸禄的军饷。

    nbsp靠着丰厚的奖赏,这万余名辽东铁骑很快便沦为李成梁个人的34;私兵34;,助其称霸辽东。

    nbsp岁月荏苒,在数十年的时间里,辽东铁骑也先后多次经历了34;更新换代34;,而其中绝大多数都在李成梁离开之后,被充入锦州卫及宁远卫,归属他们祖家统率。

    nbsp换言之,他祖大寿虽然在前任广宁巡抚王化贞的举荐下,方才晋升为34;中军游击34;,但只要他一声令下,便可号令数千铁骑。

    nbsp34;还请大兄放心,军中情况一切都好;

    nbsp祖大乐自幼跟在祖大寿身旁长大,此时自是清楚自己堂兄的言外之意,故而赶忙回应道,但黝黑的脸颊上却也流露出一抹若有若无的惊忧。

    nbsp34;有话直说!34;祖大乐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自是没有瞒过祖大寿的眼睛,令其不由自主的提高了些许声音,一股骇人的气势也是随之涌出。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nbsp锦州卫及宁远卫的骑兵乃是他们祖家在辽东立足的根本,绝对不容有失。

    nbsp34;敢叫大兄知晓,自小皇帝登基以来,朝廷已是接连多次拨发军饷,替辽镇将士补齐历年拖欠军饷。34;

    nbsp34;长此以往,小弟只怕人心浮动呐;

    nbsp沉默半晌,祖大乐终是将心中忧虑缓缓道出,铿锵有力的声音中也掺杂着一抹幽怨。

    nbsp京师小皇帝虽是年龄不大,但政治手段却是颇为成熟,不仅知晓一视同仁的道理,直接将整个辽镇将士的军饷补齐,并且还专门从派遣内官,会同户部及兵部一同发饷。

    nbsp如此一来,便是彻底断绝了他们祖家从中34;上下其手34;的机会。

    nbsp须知,那锦州卫及宁远卫的34;辽东铁骑34;之所以对他们祖家唯命是从,除了他们祖家自身的影响力之外,还与34;足额足饷34;脱不开干系。

    nbsp前些年,绝大多数辽镇将士的军饷都被拖欠,反观驻扎在宁远及锦州的34;辽东铁骑34;,却是由他们祖家34;自掏腰包34;,为其补齐军饷。

    nbsp其待遇虽然无法与辉煌时期相比,但也胜过寻常将士无数。

    nbsp两相对比之下,硕果仅存的辽东铁骑自是对他们34;祖家34;忠心耿耿,唯命是从。

    nbsp但若是朝廷自此开始足额发饷,他们祖家便毫无34;优势34;可言了。

    nbsp34;莫慌,女真鞑子兴兵在即;

    nbsp34;我祖家,可没有这么好拿捏;

    nbsp在祖大乐有些惊愕的眼神中,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祖大寿突然冷冷一笑,随即便是不由自主的望向赫图阿拉所在的方向,阴寒的声音令人不寒而栗。

    nbsp如若太平年景,他祖大寿自是不敢34;拥兵自重34;;但如今辽东局势暗流涌动,女真建奴虎视眈眈,塞外蒙古蠢蠢欲动,形势比之昔日李成梁在位时期还要复杂数倍不止。

    nbsp辽东将门,不甘寂寞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149章 辽东将门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