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明:都是皇帝了,谁还当木匠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388章 天下大震(上)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三月二十六,节在春分。

    nbsp受漕运中断的影响,作为山东政治核心和经济核心的济南府也不可避免的慌乱起来。

    nbsp天色才刚刚大亮,便有早起的百姓们围堵在东市的粮铺附近,手中不断挥舞着银钱,口中叫喊声不断。

    nbsp34;昨日才一两银子一石,今日便要涨价三成?34;

    nbsp34;不行,天下间哪里有这样的道理?34;

    nbsp34;尔等坐地起价,就不担心官府们怪罪吗?34;

    nbsp只盏茶的功夫,蜂拥而至的百姓们便将东市的粮铺围的水泄不通,引得各家掌柜的连连作揖,脸上满是苦涩。

    nbsp他们不过是替人打理店铺生意的34;掌柜34;,哪里有权利决定粮价,这一切都是背后东家的命令。

    nbsp再说了,一两三钱的粮价虽是有些偏高,但也称不上夸张,至少远低于兖州和济宁那边。

    nbsp听说那边的粮价在黑市上早已涨到了三两一石,而且还经常有价无市。

    nbsp至于城中各大粮商,更是早已挂上了售罄的牌子,关门谢客,将店中为数不多的存粮视若珍宝。

    nbsp这山东眼瞅着就要乱起来了,再多的银子,也比不上维持生计的粮食不是?

    nbsp34;哎呦各位客官,我等涨价都是经过了官府的同意。34;

    nbsp34;巡抚大人脚下,我等小民哪里敢擅作主张?34;

    nbsp被众人围在中间的粮店掌柜不断作揖,缓缓道出了一则不为外人所知的34;隐情34;。

    nbsp若非巡抚大人亲自过问,只怕这粮价还要再涨上两成不止。

    nbsp毕竟这人心浮动的当口,凡是家里有些余财的,都恨不得多囤些粮食,导致粮价始终居高不下。

    nbsp34;给我来两石!34;

    nbsp闻听这粮价已是经过官府同意,在场的百姓们虽然仍是心有不忿,但并没有揪着这个话题不放,更有些34;机灵34;的,毫不犹豫将手中银钱甩了过去,力求第一时间买到粮食。

    nbsp34;哎,我先来的,我要三石!34;

    nbsp34;都别抢,我要五石!34;

    nbsp因为有人带头,其余尚还在犹豫的百姓们也纷纷有学有样,唯恐落于人后,抢不到粮食。

    nbsp毕竟这漕运一断,谁知晓何时能够恢复?

    nbsp略有些混乱的哄抢中,些许消息灵通的百姓却不由得心中一动,他们曾听说京师的皇庄中栽种了一批在北方颇为罕见的番薯等物。

    nbsp那东西虽是口感欠佳,但胜在量大便宜,最是适合当下这等混乱的年景。

    nbsp待到此间事了,他们说什么也要采买些能够长期储存的番薯搁置在家中。

    nbsp...

    nbsp...

    nbsp府城正中的巡抚衙门内,一袭红袍的山东巡抚赵彦正面容冷凝的听着麾下属员的汇报,犀利如刀的眼神使得官厅中的气氛愈发压抑。

    nbsp往日里庄重肃穆的巡抚署衙官厅眼下人满为患,除却身着各式官袍的文官之外,还有身材魁梧的武将正襟危坐,其孔武有力的模样倒是给予了众人不少安全感,无形之间削减了夏集和巨野等县城沦陷所带来的危机感。

    nbsp34;尔等的意思是说,除却山东的流民正不断汇聚之外,南直隶凤阳府的流民也正在不断北上?34;

    nbsp34;甚至就连河南黄河沿岸府县的流民,也有向我山东汇聚的趋势?34;

    nbsp半晌,年过六旬的山东巡抚赵彦挥手打断了身旁吏员的禀报,转而满脸凝重的看向下首的属员们。

    nbsp34;不敢欺瞒

第388章 天下大震(上)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