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7章 泡温泉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sp; nbsp一、实验目的
nbsp确定三个连锁基因的排列顺序(即确定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)。
nbsp计算基因间的遗传距离如重组率,反映基因间的交换频率
nbsp检测双交换的发生,并计算并发率和干涉值(衡量双交换的干扰程度)。
nbsp二、实验步骤
nbsp1.nbsp亲本杂交,获得三杂合体
nbsp选择三个性状均为显性纯合的亲本(如nbspAABBCC)与隐性纯合亲本(如nbspaabbcc)杂交,得到三杂合体nbspAaBbCc(假设三个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,即连锁)。
nbsp2.nbsp测交:三杂合体与隐性纯合体杂交
nbsp将三杂合体nbspAaBbCcnbsp与隐性纯合体nbspaabbccnbsp杂交(测交),由于隐性亲本只产生隐性配子(abc),测交子代的表型直接反映三杂合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。
nbsp3.nbsp统计测交子代的表型及数目
nbsp根据三个基因的连锁关系,测交子代理论上会出现nbsp8种表型(23=8),包括:
nbspnbsp2种亲本型(未发生交换的配子形成的表型)
nbspnbsp6种重组型(发生单交换或双交换的配子形成的表型,其中双交换型频率最低)。
nbsp4.nbsp确定基因顺序
nbspnbsp关键依据:双交换型的表型是三个基因中中间基因发生交换的结果(即双交换仅改变中间基因的等位状态,两端基因的等位状态不变)。
nbspnbsp例如:若亲本型为nbspABCnbsp和nbspabc,双交换型可能为nbspABcnbsp和nbspabC,则中间基因为nbspC/c(两端基因nbspA/anbsp和nbspB/bnbsp未变,中间nbspC/cnbsp交换)。
nbspnbsp通过比较双交换型与亲本型的差异,可确定三个基因的排列顺序(如nbspABC、ACBnbsp等)。
nbsp5.nbsp计算重组率(遗传距离)
nbspnbsp单交换率(重组率):
nbspnbsp相邻两基因间的重组率nbsp=nbsp(单交换型数目nbsp+nbsp双交换型数目×2)nbsp/nbsp总个体数nbsp×nbsp100%
nbsp(双交换型在两个相邻区间各发生一次交换,需计入两次)。
nbspnbsp遗传距离:重组率的数值(去掉%)即为基因间的距离,单位为nbsp厘摩(cM),1cM=1%重组率。
nbsp6.nbsp计算并发率和干涉
nbspnbsp并发率:
nbsp实际双交换率nbsp/nbsp理论双交换率(理论双交换率=两相邻区间重组率的乘积)。
nbspnbsp干涉:
nbspInbsp=nbsp1nbspnbsp并发率,反映一个交换对另一个交换的抑制作用(I=0nbsp表示无干涉,I=1nbsp表示完全干涉)。
nbsp三、示例分析
nbsp假设三个基因nbspA/a、B/b、C/cnbsp的测交子代中,双交换型为nbspABcnbsp和nbspabC,亲本型为nbspABCnbsp和nbspabc,则基因顺序为nbspABC(中间基因为nbspB/b)。通过计算各区间重组率,可绘制连锁图:
nbspA────10cM────B────15cM────C
nbsp(总距离=10+15=25cM,双交换率=理论值×并发率)
nbsp四、三点实验的优点
nbsp一次实验定位三个基因,效率高于两点测验(需多次实验)。
nbsp考虑双交换的影响,使遗传距离计算更准确。
nbsp能检测染色体上的干涉效应,反映基因间的相互作用。
nbsp五、应用场景
nbspnbsp基因连锁图构建:在动植物育种、医学遗传学中定位致病基因或目标性状基因。
nbspnbsp遗传多样性分析:通过重组率判断基因间的连锁强度,辅助选择育种策略。
nbsp通过三点实验,可清晰解析同一染色体上多个基因的排列及相互关系,是遗传学研究中基因定位的核心方法之一。
喜欢。
第227章 泡温泉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