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穿越三国收义子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三百二十八章 孝廉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答案恐怕不止是害怕曹操失败,从而受到牵连。

    nbsp这就要说一说,曹操的那句流传至今的千古名言——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。

    nbsp二为曹操贡献这句名言的悲催人物,不是别人,正是曹操老爹曹嵩的好基友——吕伯奢。

    nbsp要说这吕伯奢和曹嵩的关系,那可不一般。关系绝对是杠杠的。

    nbsp吕伯奢抱没抱过儿时的曹操,没有人知道,但吕伯奢绝对是曹操的大恩人。

    nbsp因为曹操一开始做官,是吕伯奢推举的孝廉。

    nbsp那么这份恩情有多大呐?

    nbsp这就需要说一说,大汉的孝廉制度。

    nbsp孝廉并非是大汉一开朝,就有了选拔制度。

    nbsp而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考试,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。

    nbsp孝廉取的是“孝顺亲长、廉能正直“的意思。经过时光的演化,“孝廉“这个称呼,也变成明朝、清朝对举人的雅称。

    nbsp孝廉其实最开始是汉武帝为了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的一个工具。

    nbsp因为在汉武帝之前,朝廷选拔官员用的是察举制。

    nbsp没办法,大汉的开朝君主刘邦因为赤贫的出身问题,很反感儒家这些破读书的,所以儒家在当时很不好受。

    nbsp再加上后面的文景二帝,非常崇尚道家的黄老之学。与民休养、无为而治。从而开创了文景之治。

    nbsp儒家的地位就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。

    nbsp正所谓,穷则思变!儒家被逼急了,开始狗急跳墙、兔子咬人。

    nbsp一下子就盯上了年强气盛、年富力强的汉武帝。

    nbsp纵观汉武帝一生,可以说干了四件大事。

    nbsp一、打匈奴。

    nbsp二、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。

    nbsp三、推恩令

    nbsp四、巫蛊之乱。

    nbsp这四件耳熟能详的大事,并非是单独分割的个体。而是一个串联起来的整体。

    nbsp首先,汉武帝打匈奴,打到文景之治留下的国库空虚。老底都打没了,已经无力再战。

    nbsp但是呐,匈奴就是剩下一口气不死。你说气不气人,恶不恶心。

    nbsp为了一劳永逸,直接干掉匈奴。

    nbsp汉武帝就不能再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,因为那个样子国家回血太慢!

    nbsp搞不好,大汉这边还没回血一半,匈奴那边已经满血满蓝复活了!这还打个屁啊!

    nbsp于是在这个时候儒家出现了,提出了一系列在当时属于激进派的治国之策,既能增加国家税收、又能加强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。

    nbsp比如收取手工业者的税收,也就是说刘备编个草鞋去大街卖,是需要缴税的。唉!好惨的样子。

    nbsp再比如削减诸侯王的推恩令!

    nbsp儒家如此上赶着为汉武帝做事、分忧。汉武帝自然十分高兴。

    nbsp再加上当时的情况,确实需要在朝中大换血一批。把崇尚无为之治的道家一派官员踹下去,然后换更能干活的儒家官员上去。

    nbsp于是欣然同意了——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的政策。

    nbsp咋说呐?

    nbsp汉武帝也是要面子的,总不能说道家人都滚蛋,老子有新情人了!

 &

第三百二十八章 孝廉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