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上党郡!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8中文网]https://m.18zw.cc最快更新!无广告!
百姓。
nbsp刘玄惊愕之余,也不由放下心来。命那些投降的将领士兵引着,去请这些官员、族长出来相见。
nbsp依照东汉官制,各地的郡守秩皆二千石,只有河南郡因京师所在,长官称河南尹,位比九卿,秩中二千石。
nbsp诸郡各置丞一人,位次太守,秩六百石,负责民政事务。
nbsp边郡(就是设置在边境地区的郡)另置长史一人,秩六百石,负责军政事务。长史之下有司马一人,负责具体军事指挥。
nbsp而内地郡城不设郡都尉,以太守领兵。而上党郡虽地处并州,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内地郡城。要不然张杨也不会亲自领兵出城与刘玄作战。
nbsp除了以上这些大佬级的官员,还有许多朝廷派来的官员。
nbsp比如说,朝廷在许多出产盐的郡县,置盐官,负责管理盐场、盐矿,征收盐税。
nbsp出产铁的郡县置铁官,负责冶炼、铸造。
nbsp在手工业发达的郡县置工官,负责管理工匠、征收工商税赋。
nbsp在水产发达的郡县置水官,负责管理渔场、征收税赋。
nbsp以上这些官吏不隶属于郡县,均隶属于少府,属于派出机关。
nbsp再往下就是各级小吏,只不过刘玄可没那个心情去请他们。从家里拖到各级衙门上班还差不多。
nbsp至于上党郡大族,确实是有的,而且其中有着两大家族,也就是上党郡有名的郡望大族。
nbsp这两族分别是冯家、包家。
nbsp其中若论源远流长,底蕴深厚,当首推冯家。
nbsp这里就要再次谈及战国中后期的长平之战!
nbsp长平之战的起因是因为秦国攻打上党之地,而韩国上党郡抵挡不住,向自己的盟友赵国投诚。导致赵国得到了上党之地的三分之二。对秦国统一天下的计划形成了巨大阻碍。
nbsp而当时抵挡不住秦国,转而向赵国投诚的上党郡太守名唤——冯亭,为人果敢而有谋。
nbsp当时秦昭王四十五年,秦名将白起率大军伐魏,两军对战于野王,野王守备不敌而降。由于上党地区与韩国的联系全系于野王一线,因此,野王的失败就使韩国上党虚悬于外。
nbsp冯亭与部下及百姓商议后,决意背秦而举地归赵。
nbsp在当时,赵、韩本是唇齿相依、地缘亲近的邻国,赵国一旦接受上党,便自然卷进秦、魏之间的争斗,以赵、魏合力,秦军必不敢轻举妄动,从而保护上党百姓免遭茶炭。
nbsp果然不出冯亭所料,赵国一见白捡了一块大肥肉,立刻在平原君赵胜的大力支持下慨然接受上党,并封冯亭为华阳君,上党军民同仇敌忾以抗秦军,上党终于得以保全。
nbsp冯亭的大智大勇,拯救了上党,从此,家族日隆,许多乡里亦归附之,从而形成了冯姓望族。至此,冯家算是在上党郡扎下根来。
nbsp虽然历经朝代更替家族不断有分支迁徙到外地,或是躲避战火,或是各奔前程。冯家算是开枝散叶了。不断的活跃在秦汉两朝,以及后面历朝历代的政治舞台上。
喜欢。
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上党郡!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